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土地问题论文

土地流转中农户和村委会的行为和利益博弈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1.1 选题背景、意义与目的第9-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1.3 研究目的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5页
        1.2.1 国内外关于土地流转的研究综述第11-14页
        1.2.2 土地流转中参与主体的研究综述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15-19页
        1.3.1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第15-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3.3 文章的创新点与不足第17-19页
第二章 农地流转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19-25页
    2.1 相关概念与本论文研究范畴的确定第19-20页
        2.1.1 关于农地流转形式的相关概念第19-20页
        2.1.2 村委会第20页
        2.1.3 流出农地农户第20页
        2.1.4 流入农地农户第20页
    2.2 理论基础第20-22页
        2.2.1 行为经济学理论第20-21页
        2.2.2 委托—代理理论第21-22页
        2.2.3 土地产权理论第22页
        2.2.4 规模经济理论第22页
    2.3 理论分析框架第22-25页
第三章 农地流转中各参与主体的行为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第25-43页
    3.1 流出农地农户的行为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第25-28页
        3.1.1 农户进行土地转出的行为经济学理论分析第25-27页
        3.1.2 农户进行土地转出的驱动机理第27-28页
    3.2 流入农地农户的行为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第28-35页
        3.2.1 各相关因素对农地流入面积的影响第29-33页
        3.2.2 农户转入农地的成本-收益驱动机理第33-34页
        3.2.3 流入农地农户所面临的问题第34-35页
    3.3 村委会的行为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第35-43页
        3.3.1 村委会参与农地流转的实证研究第35-37页
        3.3.2 村委会职能第37-39页
        3.3.3 村委会在农地流转中的作用第39-40页
        3.3.4 村委会在农地流转中的行为偏差第40-41页
        3.3.5 村委会参与农地流转的驱动机理第41-43页
第四章 农地流转中农户双方与村委会之间的利益博弈分析第43-51页
    4.1 流出农地农户与村委会之间的利益博弈分析第43-46页
        4.1.1 博弈假设第43-44页
        4.1.2 博弈模型建立第44-45页
        4.1.3 博弈分析第45-46页
        4.1.4 博弈结论第46页
    4.2 农户双方基于地租因素的利益博弈分析第46-51页
        4.2.1 博弈假设第46-48页
        4.2.2 博弈模型的建立第48-49页
        4.2.3 博弈分析第49-50页
        4.2.4 博弈结论第50-51页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第51-55页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第51-52页
        5.1.1 对流出农地农户的行为研究结论第51页
        5.1.2 对流入农地农户的行为研究结论第51页
        5.1.3 对村委会行为研究结论第51-52页
        5.1.4 土地流转中各参与主体的利益博弈分析第52页
    5.2 对策建议第52-55页
        5.2.1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化建设第52页
        5.2.2 完善农村医疗养老保障制度第52-53页
        5.2.3 加大对农户的技术教育培训第53页
        5.2.4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使流转主体充分参与决策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附录第59-61页
致谢第61-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产品地理标志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的适应性研究--基于河南省卫辉市两个新型农村社区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