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被动源面波联合勘探应用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3 主要存在问题 | 第16-17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技术线路 | 第18-20页 |
2.面波勘探的理论基础 | 第20-34页 |
2.1 面波的基本性质 | 第20-27页 |
2.1.1 瑞雷波的波函数 | 第20-22页 |
2.1.2 瑞雷波方程 | 第22-24页 |
2.1.3 瑞雷波的传播 | 第24页 |
2.1.4 瑞雷波的相速度和群速度 | 第24-25页 |
2.1.5 层状介质中瑞雷波的频散特性 | 第25-27页 |
2.2 主动源面波勘探 | 第27-29页 |
2.2.1 瞬态面波勘探法 | 第27-29页 |
2.2.2 稳态面波勘探法 | 第29页 |
2.3 被动源面波勘探 | 第29-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4页 |
3.主被动源面波勘探技术 | 第34-53页 |
3.1 主动源面波 | 第34-45页 |
3.1.1 多道瞬态面波数据采集方法 | 第34-36页 |
3.1.2 多道瞬态面波数据处理方法 | 第36页 |
3.1.3 夯机震源信号处理方法对比 | 第36-40页 |
3.1.4 夯机震源与锤击震源对比 | 第40-42页 |
3.1.5 锤击震源与夯机震源勘探实例 | 第42-45页 |
3.2 被动源面波 | 第45-52页 |
3.2.1 被动源面波台阵 | 第45-47页 |
3.2.2 被动源面波数据处理 | 第47-5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4.双源面波联合勘探 | 第53-63页 |
4.1 联合勘探的理论基础 | 第53-54页 |
4.2 工程实例 | 第54-62页 |
4.2.1 基本地质条件 | 第54-55页 |
4.2.2 现场探测布置 | 第55-56页 |
4.2.3 数据处理方法 | 第56-60页 |
4.2.4 探测成果分析 | 第60-6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5.结论与建议 | 第63-65页 |
5.1 研究结果 | 第63页 |
5.2 存在问题及建议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