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12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20页 |
(一)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第19-20页 |
(三)研究述评 | 第20页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四、难点和创新点 | 第22-23页 |
(一)难点 | 第22页 |
(二)创新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第23-24页 |
(一)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 | 第23页 |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 第23-24页 |
(三)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 | 第24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24-26页 |
(一)土地产权理论 | 第24-25页 |
(二)信贷融资担保理论 | 第25-26页 |
第三章 苍溪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6-33页 |
一、苍溪县基本情况 | 第26页 |
二、苍溪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开展现状 | 第26-31页 |
(一)苍溪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实施措施 | 第26-30页 |
(二)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运行情况 | 第30-31页 |
三、苍溪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存在问题 | 第31-33页 |
(一)土地经营权抵押价值较低,难以解决普通农户融资需求 | 第31页 |
(二)原有土地流转过程存在法律瑕疵,极易诱发各种风险 | 第31页 |
(三)抵押物处置难度大,银行难以实现抵押权 | 第31-32页 |
(四)风险保障机制不完善,保险机构未跟进 | 第32页 |
(五)缺乏第三方抵押贷款评估机构,评估不科学 | 第32-33页 |
第四章 苍溪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供给主体满意度分析 | 第33-40页 |
一、数据来源 | 第33页 |
二、样本分析 | 第33-35页 |
(一)信贷人员基本情况 | 第33页 |
(二)信贷人员对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评价 | 第33-35页 |
三、模型构建与变量设定 | 第35-38页 |
(一)模型构建 | 第35-36页 |
(二)变量设定 | 第36-38页 |
四、满意度实证分析 | 第38-40页 |
第五章 苍溪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主体满意度分析 | 第40-48页 |
一、数据来源 | 第40页 |
二、样本特征分析 | 第40-43页 |
(一)农业经营主体基本情况分析 | 第40-41页 |
(二)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情况分析 | 第41-42页 |
(三)农业经营主体对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评价 | 第42-43页 |
三、模型构建与变量设定 | 第43-45页 |
(一)模型构建 | 第43页 |
(二)变量设定 | 第43-45页 |
四、满意度实证分析 | 第45-48页 |
第六章 苍溪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问题对策研究 | 第48-50页 |
一、创新组合抵押模式及信贷产品,解决普通农户融资需求 | 第48页 |
二、完善土地流转法规,强化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 | 第48页 |
三、创新抵押物处置机制,探索有效的抵押物处置方法 | 第48-49页 |
四、进一步完善风险保障机制和保险政策 | 第49页 |
五、引入第三方抵押贷款评估机构,建立科学的评估标准 | 第49-50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一、结论 | 第50页 |
二、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附录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5页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