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23页 |
| ·本课题研究意义 | 第13页 |
| ·秸秆的结构与性质 | 第13-16页 |
| ·纤维素概述 | 第14-15页 |
| ·木质素概述 | 第15-16页 |
| ·半纤维素概述 | 第16页 |
| ·微生物法处理秸秆的现状 | 第16-19页 |
| ·微生物降解秸秆的机制 | 第17页 |
| ·可降解秸秆的微生物 | 第17-19页 |
| ·糖发酵生成乙醇的研究 | 第19-21页 |
| ·己糖发酵生成乙醇 | 第19-20页 |
| ·戊糖发酵生成乙醇 | 第20-21页 |
| ·本课题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21-23页 |
|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本课题创新点 | 第22-23页 |
| 第2章 降解稻草纤维素产葡萄糖菌株的筛选 | 第23-34页 |
| ·实验材料 | 第23-25页 |
| ·样品 | 第23页 |
| ·菌种 | 第23页 |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23-24页 |
| ·培养基 | 第24-25页 |
| ·实验方法 | 第25-29页 |
| ·样品的处理 | 第25页 |
| ·试剂的配制 | 第25-26页 |
| ·稻草的预处理 | 第26页 |
| ·纤维素酶生产菌的筛选 | 第26页 |
|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26-27页 |
| ·酶液制备及酶活测定 | 第27-28页 |
| ·发酵液糖量的测定 | 第28页 |
| ·种子液的制备 | 第28页 |
| ·里氏木霉发酵产糖单因素试验 | 第28-2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3页 |
| ·筛选结果 | 第29-30页 |
| ·里氏木霉发酵产糖单因素试验 | 第30-33页 |
| ·小结 | 第33-34页 |
| 第3章 降解稻草半纤维素产木糖菌株的筛选 | 第34-44页 |
| ·实验材料 | 第34-35页 |
| ·样品 | 第34页 |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34页 |
| ·培养基 | 第34-35页 |
| ·实验方法 | 第35-38页 |
| ·试剂的配制 | 第35页 |
| ·半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 | 第35-36页 |
| ·菌株鉴定方法 | 第36页 |
| ·木糖标准曲线的制定 | 第36-37页 |
| ·酶液制备及酶活测定 | 第37页 |
| ·青霉发酵产糖单因素试验 | 第37-3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8-43页 |
| ·筛选结果 | 第38页 |
| ·鉴定结果 | 第38-39页 |
| ·酶活测定 | 第39-40页 |
| ·青霉发酵产糖单因素试验 | 第40-43页 |
| ·小结 | 第43-44页 |
| 第4章 稻草木质素降解菌株的筛选 | 第44-52页 |
| ·实验材料 | 第44-45页 |
| ·样品 | 第44页 |
| ·菌种 | 第44页 |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44页 |
| ·培养基 | 第44-45页 |
| ·实验方法 | 第45-47页 |
| ·试剂的配制 | 第45页 |
| ·木质素酶生产菌的筛选 | 第45页 |
| ·木质素酶活力测定 | 第45-46页 |
| ·发酵液糖量的测定 | 第46页 |
| ·菌种液的制备 | 第46页 |
| ·发酵培养及发酵液的处理 | 第46页 |
| ·平菇发酵产糖单因素试验 | 第46-4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7-51页 |
| ·筛选结果 | 第47-48页 |
| ·木质素酶活力测定 | 第48-49页 |
| ·平菇发酵产糖单因素试验 | 第49-51页 |
| ·小结 | 第51-52页 |
| 第5章 混菌发酵降解稻草产糖的研究 | 第52-60页 |
| ·实验材料 | 第52-53页 |
| ·菌种 | 第52页 |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52页 |
| ·培养基 | 第52-53页 |
| ·实验方法 | 第53-55页 |
| ·三菌株兼容性试验 | 第53页 |
| ·发酵液糖量的测定 | 第53页 |
| ·菌种液的制备 | 第53页 |
| ·混菌发酵稻草产糖工艺条件优化 | 第53-55页 |
| ·电镜样品制备 | 第5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5-59页 |
| ·三菌株兼容性试验结果 | 第55页 |
| ·混菌发酵稻草产糖工艺条件的优化结果 | 第55-58页 |
|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 第58-59页 |
| ·小结 | 第59-60页 |
| 第6章 利用木糖产乙醇菌株的筛选 | 第60-66页 |
| ·实验材料 | 第60-61页 |
| ·样品 | 第60页 |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60页 |
| ·培养基 | 第60-61页 |
| ·实验方法 | 第61-63页 |
| ·初筛 | 第61页 |
| ·菌种液的制备 | 第61-62页 |
| ·发酵复筛 | 第62页 |
| ·醇标准曲线的制定 | 第62-6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63-65页 |
| ·筛选结果 | 第63页 |
| ·鉴定结果 | 第63-65页 |
| ·发酵复筛 | 第65页 |
| ·小结 | 第65-66页 |
| 第7章 稻草糖化液产乙醇的研究 | 第66-73页 |
| ·实验材料 | 第66-67页 |
| ·菌种 | 第66页 |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66-67页 |
| ·培养基 | 第67页 |
| ·实验方法 | 第67-69页 |
| ·安琪酵母菌株的活化 | 第67页 |
| ·酵母菌种子液的制备 | 第67页 |
| ·稻草糖化液产乙醇培养基的处理 | 第67页 |
| ·产乙醇发酵液的处理 | 第67-68页 |
| ·乙醇含量和残糖量的测定 | 第68页 |
| ·葡萄汁酵母、裂殖酵母、啤酒酵母、安琪酵母发酵产乙醇能力的比较 | 第68页 |
| ·补充氮源的选择 | 第68页 |
| ·稻草发酵糖化液添加酵母a1产乙醇试验 | 第68页 |
| ·混菌发酵产乙醇试验 | 第68-6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69-72页 |
| ·葡萄汁酵母、裂殖酵母、啤酒酵母、安琪酵母发酵产乙醇能力的比较 | 第69-70页 |
| ·补充氮源添加物的选择 | 第70-71页 |
| ·稻草发酵糖化液添加酵母a1产乙醇试验 | 第71页 |
| ·混菌发酵产乙醇试验 | 第71-72页 |
| ·小结 | 第72-73页 |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6页 |
| ·稻草糖化菌株的筛选 | 第73-74页 |
| ·降解纤维素产葡萄糖菌株的筛选 | 第73页 |
| ·降解半纤维素产木糖菌株的筛选 | 第73页 |
| ·木质素降解菌株的筛选 | 第73-74页 |
| ·混菌发酵降解稻草产糖试验 | 第74页 |
| ·木糖发酵产乙醇菌株的筛选 | 第74页 |
| ·稻草糖化液产乙醇的研究 | 第74-75页 |
| ·展望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 附录 缩略语表 | 第80-8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