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2007年赣江、抚河与潦河流域的输沙变化及其环境意义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9页 |
·水土流失概述 | 第8-14页 |
·水土流失的分类及各种类型在我国的分布 | 第8-10页 |
·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 | 第10-11页 |
·水土流失的危害 | 第11-14页 |
·河流泥沙输送的研究概述 | 第14-17页 |
·影响河流输沙量的主要因素 | 第14-16页 |
·河流输送泥沙的环境效应 | 第16页 |
·河流泥沙输送研究的发展趋势 | 第16-17页 |
·选题依据 | 第17-19页 |
第2章 研究区域和数据监测 | 第19-28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9-26页 |
·赣江流域概况 | 第23-25页 |
·潦河流域概况 | 第25页 |
·抚河流域概况 | 第25-26页 |
·研究数据 | 第26-28页 |
第3章 赣江、抚河及潦河的输沙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 第28-44页 |
·河流的流量分布特征 | 第28-30页 |
·河流的含沙量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 第30-33页 |
·"三河"含沙量的逐年分布特征 | 第30-32页 |
·含沙量的逐年分布及其反映的环境问题 | 第32页 |
·含沙量的逐月分布特征 | 第32-33页 |
·河流的含沙量与流量的关系 | 第33-40页 |
·赣江的含沙量与流量的关系 | 第33-35页 |
·抚河的含沙量与流量的关系 | 第35-38页 |
·潦河的含沙量与流量的关系 | 第38-40页 |
·输沙量的分布及其反映的环境问题 | 第40-43页 |
·输沙模数的分布及其反映的环境问题 | 第43-44页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