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恭王府戏楼的历史与现状 | 第8-9页 |
第二章 恭王府戏楼的声学环境 | 第9-12页 |
第一节 大戏楼的建筑设计 | 第9-11页 |
第二节 建筑材质对声学环境的影响 | 第11-12页 |
第三章 对民族管弦乐器现场拾音的技术参考 | 第12-18页 |
第一节 影响现场拾音的环境因素 | 第12-14页 |
(1)声场的环境 | 第12页 |
(2)民族乐器之间的相融度 | 第12-13页 |
(3)乐队音量的平衡 | 第13页 |
(4)乐队位置的排列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影响现场拾音的设备运用 | 第14-18页 |
(1)拾音制式 | 第14-16页 |
(2)多点辅助拾音 | 第16-18页 |
第四章 恭王府大戏楼录音实践 | 第18-35页 |
第一节 二胡协奏曲的录音设计实践——《二泉映月》 | 第18-25页 |
(1)话筒的选用 | 第18-21页 |
(2)录音制式和话筒摆位 | 第21-23页 |
(3)拾音技巧小结 | 第23-25页 |
第二节 民乐合奏的录音设计实践——《欢乐的夜晚》 | 第25-28页 |
(1)话筒的选择 | 第25页 |
(2)录音制式和话筒摆位 | 第25-27页 |
(3)拾音技巧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节 古筝三重奏的录音设计实践——《春江花月夜》 | 第28-31页 |
(1)话筒的选用 | 第28页 |
(2)录音制式和话筒摆位 | 第28-30页 |
(3)拾音技巧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节 弦类民族乐器合奏的录音设计实践——《十面埋伏》 | 第31-35页 |
(1)话筒的选用 | 第31-32页 |
(2)录音制式和话筒摆位 | 第32-34页 |
(3)拾音技巧小结 | 第34-35页 |
第五章 录音后期的技术整理 | 第35-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