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稀有金属和少量金属论文--钼论文

新疆哈密东戈壁钼矿矿床成因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7-16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7-9页
        1.1.1 选题背景第7-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第12-15页
        1.3.1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3.2 研究方案第13页
        1.3.3 研究路线第13-15页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第15-16页
2 区域地质第16-22页
    2.1 地层第16-17页
    2.2 构造第17-19页
        2.2.1 褶皱第17-18页
        2.2.2 断裂第18-19页
    2.3 岩浆岩第19页
    2.4 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第19-20页
        2.4.1 区域地球物理第19页
        2.4.2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第19-20页
    2.5 区域矿产第20页
    2.6 本章小结第20-22页
3 矿区地质第22-26页
    3.1 地层第22-23页
    3.2 构造第23页
    3.3 岩浆岩第23-24页
    3.4 变质作用及变质岩第24-25页
        3.4.1 区域变质作用对矿区的影响第24-25页
        3.4.2 成矿期热液蚀变作用第25页
    3.5 本章小结第25-26页
4 矿床地质第26-43页
    4.1 矿体特征第26-27页
        4.1.2 矿体特征第26-27页
    4.2 矿石质量分析第27-42页
        4.2.1 矿石的矿物成分分析第27-31页
        4.2.2 矿物生成顺序分析第31-37页
        4.2.3 矿石的化学成分分析第37-38页
        4.2.4 矿石结构、构造分析第38-42页
    4.3 矿体围岩及夹石第42页
    4.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5 矿床成因分析第43-54页
    5.1 流体包裹体研究第43-45页
        5.1.1 取样与光片制作第43页
        5.1.2 流体包裹体特征第43页
        5.1.3 流体包裹体中的气态组分及盐度分析第43-44页
        5.1.4 成矿温度测定第44-45页
    5.2 斑状花岗岩与含矿脉体稀土元素分析第45-47页
        5.2.1 取样及测试第45-46页
        5.2.2 测试结果分析第46-47页
    5.3 斑状花岗岩与含矿脉体~(18)O稳定同位素特征第47-48页
        5.3.1 采样与检测第47-48页
        5.3.2 测试结果分析第48页
    5.4 矿体、矿化的分布与隐伏岩体的关系第48-49页
    5.5 成矿脉体与斑状花岗岩之间的关系第49页
    5.6 流体通道、围岩蚀变(水岩—反应)与隐伏岩体的关系第49-52页
    5.7 矿床形成时代第52页
    5.8 矿床成因综述第52-53页
    5.9 本章小结第53-54页
6 结论与建议第54-56页
    6.1 结论第54-55页
    6.2 建议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附录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淮南顾桂矿区水文地质特征研究
下一篇:大功率薄煤层采煤机摇臂关键部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