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动态CUSUM控制图的若干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3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 1.2 研究概况及成果 | 第13-14页 |
|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第14-16页 |
| 第2章 预备知识 | 第16-25页 |
| 2.1 休哈特控制图 | 第16-19页 |
| 2.1.1 控制图的分类 | 第16-17页 |
| 2.1.2 休哈特控制图的原理 | 第17-19页 |
| 2.2 累积和控制图 | 第19-22页 |
| 2.2.1 累积和控制图的原理 | 第19-22页 |
| 2.3 利用马尔科夫链计算ARL | 第22-24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3章 具有可变抽样区间的CUSUM中位值控制图 | 第25-39页 |
| 3.1 动态控制图的一般理论 | 第25-27页 |
| 3.1.1 动态控制图的度量标准 | 第26-27页 |
| 3.2 具有可变抽样区间的CUSUM中位值控制图 | 第27-38页 |
| 3.2.1 CUSUM中位值控制图的统计量 | 第27-28页 |
| 3.2.2 中位值的分布函数 | 第28页 |
| 3.2.3 利用马尔科夫链计算ATS | 第28-30页 |
| 3.2.4 CUSUM中位值控制图之间的比较 | 第30-38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4章 具有可变样本容量的CUSUM方差控制图 | 第39-52页 |
| 4.1 方差的概率密度函数 | 第39-40页 |
| 4.2 利用马尔科夫链计算ARL | 第40-41页 |
| 4.3 CUSUM方差控制图的比较 | 第41-50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 结论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7-58页 |
| 作者简介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