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位置与标识分离网络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1-13页
Abstract第13-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36页
   ·研究背景第16-1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25页
     ·研究方案第19-21页
     ·研究计划第21-23页
     ·研究特点和存在问题第23-25页
   ·位置与标识分离网络简介第25-28页
     ·位置与标识分离网络描述第25-26页
     ·关键问题第26-28页
   ·课题来源第28-29页
   ·论文工作及创新点第29-33页
   ·论文组织结构第33-36页
第二章 相关研究工作第36-56页
   ·互联网命名问题研究第36-38页
   ·位置与标识解析问题研究第38-48页
     ·报文的处理方式第38-41页
     ·报文的处理位置第41-43页
     ·控制平面的研究第43-48页
   ·位置与标识分离网络路由问题研究第48-53页
     ·基于拓扑信息的路由机制第48-50页
     ·基于标识的路由机制第50-52页
     ·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路由机制第52-53页
   ·评价比较第53-54页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三章 位置与标识分离网络体系结构研究第56-78页
   ·问题描述与分析第56页
   ·相关研究第56-58页
   ·位置与标识分离网络模型RSMT-LISN第58-64页
     ·RSMT-LISN 概念及术语第58-60页
     ·RSMT-LISN 物理结构第60-61页
     ·RSMT-LISN 逻辑结构第61页
     ·RSMT-LISN 协议结构第61-62页
     ·RSMT-LISN 数据结构第62-63页
     ·RSMT-LISN 工作原理第63-64页
   ·位置与标识映射系统SILMS 模型第64-74页
     ·SILMS 设计目标第65-66页
     ·SILMS 物理结构第66-67页
     ·SILMS 逻辑结构第67-69页
     ·SILMS 工作原理第69-73页
     ·SILMS 数据结构第73页
     ·数学描述第73-74页
   ·RSMT-LISN 相关协议设计第74-76页
     ·映射表构建协议第74页
     ·标识映射协议第74-75页
     ·网络标识协议第75-76页
   ·分析与评价第76-77页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四章 标识映射服务优化技术研究第78-98页
   ·问题描述与分析第78页
   ·相关研究第78-79页
   ·基于前缀哈希树的并行查询算法PS-Chord第79-91页
     ·前缀哈希树第80页
     ·映射数据的命名与发布第80-82页
     ·PS-Chord 算法描述第82-83页
     ·算法分析第83-84页
     ·模拟实验第84-91页
   ·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映射请求预测算法MRP_GRNN第91-96页
     ·GRNN 简介第91-92页
     ·GRNN 设计第92页
     ·MRP_GRNN 算法描述第92-94页
     ·模拟实验第94-96页
   ·本章小结第96-98页
第五章 区域网络标识路由技术研究第98-114页
   ·问题描述第98-99页
   ·相关研究第99页
   ·可扩展标识路由架构SIRA第99-106页
     ·网络拓扑的表示方法第99-102页
     ·路由信息的表示方法第102-104页
     ·区域网络标识路由协议IDRP第104-106页
   ·与SILMS 相结合的报文转发基本原理与机制第106-109页
   ·与SILMS 相结合的多宿主与多路径的支持机制第109页
   ·分析与评价第109-112页
     ·定性分析比较第109-110页
     ·模拟实验第110-112页
   ·本章小结第112-114页
第六章 位置与标识分离网络的移动支持技术研究第114-128页
   ·问题描述与分析第114-115页
   ·相关研究第115-117页
   ·移动支持协议SMOS第117-122页
     ·移动检测第118页
     ·移动节点注册第118-119页
     ·位置更新第119-122页
     ·基于新映射关系通信第122页
   ·分析与评价第122-127页
     ·分析模型第123-124页
     ·切换时延第124-125页
     ·数据报文传输开销第125页
     ·性能分析第125-127页
   ·本章小结第127-128页
第七章 IdComm 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128-142页
   ·IdComm 模块设计第128-133页
     ·接入路由器第128-130页
     ·边缘路由器第130-132页
     ·标识映射服务器第132-133页
   ·IdComm 系统部署与测试第133-141页
     ·测试环境第133页
     ·测试内容第133-134页
     ·测试结果与分析第134-141页
   ·本章小结第141-142页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第142-146页
   ·总结第142-144页
   ·展望第144-146页
致谢第146-148页
参考文献第148-158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58-160页

论文共1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2P环境下演化的信誉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容迟容断网络拥塞控制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