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

微生物代谢网络结构分析与代谢流预测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3-27页
    1.1 微生物代谢网络研究背景及其生物意义第13-14页
    1.2 微生物代谢网络的研究内容与现状第14-25页
        1.2.1 代谢网络构建第15-19页
        1.2.2 代谢网络的拓扑结构分析第19-22页
        1.2.3 代谢流分析第22-25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5-26页
    1.4 本文组织结构第26-27页
第2章 代谢网络的系统生物学模型第27-37页
    2.1 凸优化几何理论第27-30页
        2.1.1 仿射集与凸集第27-29页
        2.1.2 超平面与半空间第29页
        2.1.3 多面锥第29-30页
    2.2 代谢网络基元模式分析第30-33页
    2.3 代谢流平衡分析第33-35页
    2.4 基于~(13)C同位素标记的代谢流分析第35-37页
第3章 代谢网络异构拓扑结构分析第37-75页
    3.1 研究背景第37-39页
    3.2 数据来源与方法第39-50页
        3.2.1 代谢网络选取第39-40页
        3.2.2 反应网络的构建第40页
        3.2.3 网络拓扑参数计算第40-41页
        3.2.4 网络异构组件正则化第41-48页
        3.2.5 鉴别网络结构模块第48-49页
        3.2.6 E.coli代谢网络的酶动力学参数和基因表达值第49页
        3.2.7 E.coli多生长条件的代谢流分析第49-50页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0-71页
        3.3.1 微生物代谢网络拓扑性质揭露网络组织规则第51-64页
        3.3.2 反应网络的结构和功能特征第64-67页
        3.3.3 基于异构拓扑的反应网络代谢流分析第67-71页
    3.4 讨论第71-75页
第4章 基于网络拓扑约束的代谢流平衡分析第75-95页
    4.1 研究背景第75-78页
    4.2 基于拓扑结构约束的代谢流分析第78-85页
        4.2.1 代谢网络模型和数据第78页
        4.2.2 线性流通量平衡分析工作流程第78-80页
        4.2.3 鉴别有向反应圈构成的子网络第80-81页
        4.2.4 利用最小代谢途径重建代谢网络模型第81-84页
        4.2.5 基于重构线性模型的流平衡分析第84-85页
        4.2.6 误差估计第85页
    4.3 结果分析第85-92页
        4.3.1 预测不同生长环境扰动的代谢流第86-90页
        4.3.2 估计基因删除突变系的生长率第90-91页
        4.3.3 LFBA算法的鲁棒性第91-92页
    4.4 总结与讨论第92-95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95-99页
    5.1 全文总结第95-96页
    5.2 工作展望第96-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05-107页
致谢第107-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拟南芥中含有CCCH锌指域和KH域的蛋白调控成花与衰老的机理
下一篇:小型猪GH、IGF-1基因多态性的筛选及功能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