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1.3.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3.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1.3.3 国内外文献简要评论 | 第14-15页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和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我国村镇银行消费贷款现状及消费贷款模型的种类 | 第16-21页 |
2.1 全国村镇银行消费贷款的现状 | 第16-19页 |
2.1.1 消费贷款发展特点 | 第16-17页 |
2.1.2 消费贷款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17-19页 |
2.2 我国村镇银行消费贷款信用评分模型的种类 | 第19-21页 |
2.2.1 根据周期分类 | 第19-20页 |
2.2.2 根据预测结果分类 | 第20页 |
2.2.3 根据评分目的和用途分类 | 第20-21页 |
第3章 常熟农商银行村镇银行消费贷款模型建设 | 第21-34页 |
3.1 常熟农商银行兴福系村镇银行贷款业务总体概况 | 第21-23页 |
3.2 消费贷款模型建设 | 第23-34页 |
3.2.1 消费贷款定义及分类 | 第23-24页 |
3.2.2 薪易贷及汽车消费贷款产品介绍 | 第24-27页 |
3.2.3 薪易贷模型建设 | 第27-30页 |
3.2.4 汽车消费贷款模型建设 | 第30-34页 |
第4章 常熟农商行消费贷款模型的运用实例及加强消费贷款模型建设的相关建议 | 第34-40页 |
4.1 常熟农商银行村镇银行的消费贷款模型运用实例 | 第34-36页 |
4.1.1 薪易贷模型使用实例 | 第34-35页 |
4.1.2 汽车消费贷款模型使用实例 | 第35-36页 |
4.2 村镇银行发展与消费贷款模型建设的关联性 | 第36-37页 |
4.3 加强消费贷款模型建设的对策 | 第37-40页 |
4.3.1 规范消费贷款模型建设的具体步骤 | 第37-38页 |
4.3.2 优化消费贷款建模工作的外部环境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