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20页 |
1.1 草地退化演替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1.1.1 退化演替的原因及模式 | 第12-13页 |
1.1.2 退化演替过程中土壤养分的变化 | 第13-14页 |
1.1.3 植被演替的理论假说 | 第14-15页 |
1.2 植物磷素吸收利用策略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1.2.1 植物磷效率形态响应及机制 | 第15-16页 |
1.2.2 植物磷效率根系生理响应 | 第16页 |
1.2.3 植物磷效率根系分子调控机制 | 第16-18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 第20-24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0页 |
2.2 试验设计 | 第20-21页 |
2.3 指标测定 | 第21-22页 |
2.3.1 生物量等指标测定 | 第21页 |
2.3.2 植物氮磷元素含量测定 | 第21页 |
2.3.3 根系生理指标测定 | 第21页 |
2.3.4 根系转录组RNA提取、文库构建及转录组测序 | 第21-22页 |
2.4 数据计算与分析方法 | 第22-24页 |
2.4.1 植物氮磷吸收利用效率计算方法 | 第22页 |
2.4.2 数据统计方法 | 第22页 |
2.4.3 根系转录数据分析方法 | 第22-24页 |
第三章 不同磷环境、单混种对羊草和冷蒿生物量及氮磷吸收利用的影响 | 第24-31页 |
3.1 羊草、冷蒿生物量累积及生物量分配 | 第24-25页 |
3.2 不同磷环境下单混种对羊草和冷蒿磷素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25-26页 |
3.3 不同磷环境下单混种对羊草和冷蒿氮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26-27页 |
3.4 羊草和冷蒿生物量与全株氮磷吸收利用效率的相关关系 | 第27-28页 |
3.5 讨论 | 第28-31页 |
第四章 不同磷环境、单混种下羊草和冷蒿根系生理指标变化分析 | 第31-35页 |
4.1 磷素添加和单混种对羊草和冷蒿根系生理生化的影响 | 第31-32页 |
4.2 生理指标与氮磷吸收利用效率的关系 | 第32-33页 |
4.3 讨论 | 第33-35页 |
第五章 不同磷环境、单混种下羊草和冷蒿根系转录组分析 | 第35-52页 |
5.1 转录组原始数据及组装 | 第35页 |
5.2 功能注释结果 | 第35-39页 |
5.2.1 羊草功能注释结果 | 第35-37页 |
5.2.2 冷蒿功能注释结果 | 第37-39页 |
5.3 差异基因分析 | 第39-44页 |
5.3.1 羊草转录组差异基因筛选及富集分析 | 第39-42页 |
5.3.2 冷蒿转录组差异基因筛选及富集分析 | 第42-44页 |
5.4 磷效率相关差异基因筛选及表达分析 | 第44-48页 |
5.4.1 羊草转录组磷效率相关基因筛选及表达分析 | 第44-46页 |
5.4.2 冷蒿转录组磷效率相关基因筛选及表达分析 | 第46-48页 |
5.5 讨论 | 第48-52页 |
5.5.1 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 | 第48-49页 |
5.5.2 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第49-50页 |
5.5.3 磷效率相关差异基因筛选及富集分析 | 第50-52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作者简历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