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1 电梯使用量巨大 | 第10-11页 |
1.1.2 电梯使用安全问题 | 第11-12页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第12-13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5-26页 |
2.1 我国的电梯管理 | 第15-18页 |
2.1.1 电梯的安全监察 | 第15页 |
2.1.2 电梯的行政许可 | 第15页 |
2.1.3 法律法规体系的相关规定 | 第15-17页 |
2.1.4 香港地区 | 第17-18页 |
2.2 国外的电梯管理及应急处置情况 | 第18-22页 |
2.3 借鉴与启示 | 第22-25页 |
2.3.1 国内的不足之处 | 第22-23页 |
2.3.2 借鉴与启示 | 第23-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高层建筑电梯的管理现状 | 第26-37页 |
3.1 日常管理和应急管理 | 第26-29页 |
3.1.1 电梯的日常管理 | 第26-27页 |
3.1.2 电梯的应急管理 | 第27-29页 |
3.2 我国电梯应急管理现状 | 第29-34页 |
3.2.1 全寿命周期管理 | 第29-31页 |
3.2.2 电梯物联网 | 第31-32页 |
3.2.3 电梯应急救援 | 第32-34页 |
3.3 国外电梯应急管理现状 | 第34-35页 |
3.4 我国电梯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5-3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4 高层建筑电梯应急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体系 | 第37-41页 |
4.1 应急管理 | 第37页 |
4.2 高层建筑电梯应急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 | 第37-39页 |
4.3 高层建筑电梯应急管理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39-4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5 高层建筑电梯应急管理能力评价 | 第41-52页 |
5.1 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方法比选 | 第41-42页 |
5.1.1 应急管理能力评价 | 第41页 |
5.1.2 能力评价的主要方法 | 第41-42页 |
5.1.3 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42页 |
5.2 指标权重的计算 | 第42-43页 |
5.3 高层建筑电梯应急管理能力评价 | 第43-51页 |
5.3.1 确定因素集A及评价指标体系 | 第43-44页 |
5.3.2 构建判断矩阵并计算特征向量 | 第44-49页 |
5.3.3 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 第49-5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6 高层建筑电梯应急管理能力评价实例分析 | 第52-59页 |
6.1 项目概况 | 第52-54页 |
6.1.1 项目简介 | 第52-53页 |
6.1.2 项目电梯使用管理情况 | 第53-54页 |
6.2 能力评价及结果分析 | 第54-58页 |
6.2.1 能力评价 | 第55-56页 |
6.2.2 结果分析 | 第56-58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7.1 结论 | 第59页 |
7.2 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附录 | 第63-71页 |
作者简历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