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开挖过程对建筑结构的影响分析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隧道开挖对地层位移的影响 | 第10-12页 |
1.2.2 隧道开挖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 第12-13页 |
1.2.3 隧道开挖的三维数值模拟 | 第13-15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盾构施工方法 | 第17-24页 |
2.1 土压平衡盾构机的简述 | 第17-20页 |
2.1.1 盾构机盾体 | 第17-18页 |
2.1.2 刀盘及驱动系统 | 第18-19页 |
2.1.3 运输与辅助系统 | 第19-20页 |
2.1.4 管片拼装系统 | 第20页 |
2.2 盾构开挖引起地表沉降理论研究 | 第20-24页 |
2.2.1 盾构开挖的过程分析 | 第20-22页 |
2.2.2 盾构引起地表沉降的表现形式 | 第22-23页 |
2.2.3 地表沉降的影响因素 | 第23-24页 |
第三章 隧道下穿建筑影响分析 | 第24-32页 |
3.1 隧道临近建筑结构分析方法 | 第24-25页 |
3.1.1 二阶段分析法 | 第24页 |
3.1.2 三阶段分析法 | 第24-25页 |
3.1.3 整体分析法 | 第25页 |
3.2 地表沉降变形对建筑结构的影响分析 | 第25-28页 |
3.2.1 地表沉降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 第26页 |
3.2.2 地表倾斜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 第26页 |
3.2.3 地表曲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 第26-27页 |
3.2.4 地表水平变形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 第27-28页 |
3.3 建筑结构允许变形值 | 第28-32页 |
第四章 隧道下穿建筑有限元模拟分析 | 第32-60页 |
4.1 工程背景及相关参数 | 第32-37页 |
4.1.1 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 | 第33-36页 |
4.1.2 相关技术参数 | 第36-37页 |
4.2 用有限元模拟盾构开挖的动态过程 | 第37-40页 |
4.2.1 材料单元的选取与模拟 | 第37-39页 |
4.2.2 计算数值的确定 | 第39-40页 |
4.3 盾构开挖动态模拟的基本理论 | 第40-47页 |
4.3.1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假定 | 第40-41页 |
4.3.2 施工过程的动态模拟 | 第41-47页 |
4.4 在有限元软件ANSYS中的实现 | 第47-48页 |
4.4.1 模型的建立 | 第47-48页 |
4.4.2 约束与自重应力求解 | 第48页 |
4.4.3 动态开挖与求解分析 | 第48页 |
4.5 盾构ANSYS模拟计算与分析 | 第48-56页 |
4.5.1 盾构建模建立 | 第48-50页 |
4.5.2 盾构模型加载 | 第50页 |
4.5.3 自重应力求解 | 第50-51页 |
4.5.4 盾构动态开挖求解 | 第51-52页 |
4.5.5 数值分析与PECK公式法拟合 | 第52-53页 |
4.5.6 地表沉降影响因素分析 | 第53-56页 |
4.6 劳东小区13号楼模拟分析 | 第56-60页 |
4.6.1 框架结构建模 | 第56-57页 |
4.6.2 约束与划分单元 | 第57-58页 |
4.6.3 模拟与分析 | 第58-60页 |
第五章 盾构开挖引起临近建筑破坏控制措施 | 第60-68页 |
5.1 地层变形控制措施 | 第60-61页 |
5.1.1 隧道开挖控制措施 | 第60-61页 |
5.1.2 地层加固处理措施 | 第61页 |
5.2 建筑物本体控制措施 | 第61-65页 |
5.2.1 工程中建筑加固措施 | 第61-63页 |
5.2.2 不同位置关系下的建筑加固措施 | 第63-65页 |
5.3 现场监测防治措施 | 第65-66页 |
5.4 控制措施在本工程中的应用 | 第66-6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6.1 结论 | 第68页 |
6.2 展望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