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课题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1-12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第12-14页 |
2 可逆逻辑电路及其综合基础 | 第14-23页 |
2.1 常用可逆逻辑门简介 | 第14-19页 |
2.2 可逆逻辑电路及其评价指标 | 第19-20页 |
2.3 可逆逻辑电路的综合方法概述 | 第20-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Espresso 算法的化简原理和工作流程 | 第23-42页 |
3.1 Espresso 算法概述 | 第23页 |
3.2 基本概念和理论 | 第23-25页 |
3.3 逻辑函数的单调性 | 第25-27页 |
3.4 永真式判定算法 | 第27-29页 |
3.5 Espresso 算法的实现流程 | 第29-39页 |
3.6 Espresso 算法的总流程 | 第39-41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4 Espresso 算法的移植和实现 | 第42-60页 |
4.1 算法移植的原理 | 第42-46页 |
4.2 算法移植的实现 | 第46-50页 |
4.3 移植的 Espresso 算法的结果与分析 | 第50-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5 可逆逻辑表达式的自动分析和图示 | 第60-72页 |
5.1 扩展的可逆逻辑门 | 第60-61页 |
5.2 可逆逻辑电路的构造方法 | 第61-63页 |
5.3 可逆逻辑表达式的图形化显示方法 | 第63-66页 |
5.4 可逆逻辑表达式的显示结果与分析 | 第66-7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72页 |
6.2 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攻硕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