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

CEC基高介电常数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27页
    1.1 聚合物基高介电常数材料简介第12-13页
    1.2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第13-17页
        1.2.1 介电常数第15-16页
        1.2.2 介电损耗第16-17页
    1.3 聚合物基高介电常数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第17-22页
        1.3.1 以介电陶瓷为功能体的复合材料第17-19页
        1.3.2 以导体为功能体的复合材料第19-21页
        1.3.3 三相聚合物复合材料第21-22页
    1.4 聚合物基高介电常数复合材料的主要应用第22-24页
        1.4.1 无源电容器元件第22-23页
        1.4.2 在电缆行业中的应用第23页
        1.4.3 介电弹性体第23页
        1.4.4 吸波材料第23-24页
    1.5 多孔材料简介第24页
    1.6 碳点及荧光材料简介第24-25页
    1.7 氰乙基纤维素简介第25页
    1.8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第25-27页
        1.8.1 聚合物基高介电常数材料存在的问题第25页
        1.8.2 本文课题的提出与研究目的第25-26页
        1.8.3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26-27页
第2章 氰乙基纤维素的合成第27-34页
    2.1 引言第27页
    2.2 氰乙基纤维素合成反应原理第27-28页
    2.3 实验部分第28-30页
        2.3.1 实验原料第28页
        2.3.2 实验仪器第28页
        2.3.3 氰乙基纤维素的制备第28-29页
        2.3.4 红外光谱分析第29页
        2.3.5 X-射线衍射图谱(XRD)分析第29页
        2.3.6 元素分析第29页
        2.3.7 介电性能分析第29-30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30-33页
        2.4.1 红外光谱分析第30页
        2.4.2 XRD测试第30-31页
        2.4.3 反应时间对取代度的影响第31-32页
        2.4.4 氰乙基用量对取代度的影响第32页
        2.4.5 取代度(DS)对CEC介电常数的影响第32-33页
    2.5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3章 氰乙基纤维素基高介电常数复合材料的制备第34-43页
    3.1 引言第34-35页
    3.2 实验部分第35-38页
        3.2.1 实验原料第35页
        3.2.2 实验仪器第35页
        3.2.3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第35-36页
        3.2.4 石墨烯/氰乙基纤维素复合膜的制备第36-37页
        3.2.5 微观形貌与结构表征第37页
        3.2.6 介电性能表征第37-38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8-42页
        3.3.1 RGO的XPS分析第38-39页
        3.3.2 RGO/CEC的XRD分析第39-40页
        3.3.3 RGO/CEC的微观形貌第40-41页
        3.3.4 介电性能第41-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氰乙基纤维素多孔材料的制备与表征第43-52页
    4.1 引言第43-44页
    4.2 实验部分第44-46页
        4.2.1 实验原料第44页
        4.2.2 实验仪器第44页
        4.2.3 氰乙基纤维素多孔材料的制备第44-45页
        4.2.4 微观结构形貌表征第45-46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6-51页
        4.3.1 水的加入方式对湿凝胶前驱体粘度的影响第46-47页
        4.3.2 样品形貌分析第47-48页
        4.3.3 孔径及孔径分布第48-50页
        4.3.4 CEC多孔结构形成机理第50页
        4.3.5 CEC-纳米Fe3O4颗粒复合材料第50-51页
    4.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5章 碳点/氰乙基纤维素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表征第52-62页
    5.1 引言第52-53页
    5.2 实验部分第53-55页
        5.2.1 实验原料第53页
        5.2.2 实验仪器第53-54页
        5.2.3 碳点的制备第54页
        5.2.4 碳点/氰乙基纤维素复合膜的制备第54页
        5.2.5 氰乙基纤维素场致发光板的制备第54页
        5.2.6 测试与表征第54-55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55-60页
        5.3.1 C-Dots的红外光谱第55-56页
        5.3.2 C-Dots的形貌第56-57页
        5.3.3 pH值对C-Dots荧光性能的影响第57页
        5.3.4 C-Dots分散剂对C-Dots/CEC复合膜荧光性能的影响第57-59页
        5.3.5 C-Dots/CEC复合膜的介电性能第59-60页
    5.4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结论与展望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7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下无轨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ZrB2-SiC梯度涂层组织结构及成分特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