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肿瘤科论文

肺癌癌因性疲乏的发病情况、影响因素与中医证候分布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0-27页
    1 癌因性疲乏的研究进展第10-19页
        1.1 癌因性疲乏的概念第10-11页
        1.2 癌因性疲乏的病因第11-13页
            1.2.1 人口学因素第11页
            1.2.2 生物学因素第11-12页
            1.2.3 肿瘤治疗第12页
            1.2.4 危险因素第12-13页
        1.3 癌因性疲乏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第13-15页
            1.3.1 促炎症细胞因子第14页
            1.3.2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失调第14页
            1.3.3 骨骼肌消耗第14页
            1.3.4 基因调节异常第14页
            1.3.5 生理节律失调第14-15页
        1.4 癌因性疲乏的流行病学研究第15页
        1.5 癌因性疲乏对患者的影响第15页
        1.6 癌因性疲乏的诊断第15-16页
        1.7 癌因性疲乏的评估第16-17页
            1.7.1 单维度量表第16页
            1.7.2 多维度量表第16-17页
        1.8 癌因性疲乏的治疗第17-19页
            1.8.1 药物治疗第18页
            1.8.2 非药物性干预第18-19页
    2 中医对癌因性疲乏的认识第19-22页
        2.1 疲乏一词古今释义第19页
        2.2 疲乏证治的中医文献研究第19-20页
            2.2.1 病因病机第19-20页
            2.2.2 治疗原则第20页
        2.3 古代中医对于肺癌的认识第20-21页
        2.4 现代中医对癌因性疲乏的认识第21-22页
    参考文献第22-27页
前言第27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第27-70页
    1 病例选择第27-29页
        1.1 病例来源第27页
        1.2 诊断标准第27-28页
            1.2.1 诊断依据第27-28页
            1.2.2 确诊标准第28页
            1.2.3 分期标准第28页
        1.3 病例纳入标准第28-29页
        1.4 病例排除标准第29页
    2 研究方法第29-31页
        2.1 实验设计类型第29页
        2.2 参考标准第29-31页
            2.2.1 癌因性疲乏诊断标准第29-30页
            2.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第30-31页
    3 观察指标第31-33页
        3.1 一般情况第31-32页
        3.2 Piper疲乏量表第32页
        3.3 中医症状量表第32-33页
        3.4 中医证候第33页
    4 统计学方法第33-34页
    5 研究结果第34-65页
        5.1 纳入及完成情况第34页
        5.2 纳入患者的疲乏情况第34-35页
        5.3 相关因素人群分布及Piper量表评分第35-65页
            5.3.1 相关因素人群分布第35-50页
            5.3.2 癌因性疲乏与中医证候第50-56页
            5.3.3 Piper疲乏量表评分第56-65页
    6 小结第65-66页
        6.1 纳入情况及疲乏程度分布情况第65页
        6.2 癌因性疲乏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分析第65-66页
    7 讨论第66-70页
        7.1 研究结果讨论第66-69页
            7.1.1 被调查人群情况讨论第66-67页
            7.1.2 癌因性疲乏与其影响讨论第67-68页
            7.1.3 癌因性疲乏与中医证候相关讨论第68-69页
        7.2 研究的创新点及存在的缺陷第69-70页
结语第70页
参考文献第70-71页
附录第71-79页
致谢第79-80页
个人简历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的相关性分析及中医证型研究
下一篇:基于肠源性尿毒症毒素探讨慢性肾脏病瘀浊证与心肾损伤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