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符号说明 | 第7-8页 |
1 文献综述 | 第8-18页 |
1.1 轮状病毒的研究进展 | 第8-15页 |
1.1.1 轮状病毒基本特性 | 第8-12页 |
1.1.2 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及其检测手段 | 第12-15页 |
1.2 牛冠状病毒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2.1 临床特征 | 第15-16页 |
1.2.2 发病机理 | 第16页 |
1.2.3 流行病学 | 第16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18页 |
2 BRV与BCoVSYBRGreenIRT-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18-32页 |
2.1 材料 | 第18-19页 |
2.1.1 细胞和毒株 | 第18页 |
2.1.2 试剂盒 | 第18页 |
2.1.3 引物设计 | 第18页 |
2.1.4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18-19页 |
2.2 方法 | 第19-22页 |
2.2.1 病毒增殖 | 第19页 |
2.2.2 BRV和BCoVRNA制备及cDNA合成 | 第19页 |
2.2.3 BRVVP6基因和BCoVN克隆 | 第19-20页 |
2.2.4 RT-qPCR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20页 |
2.2.5 敏感性实验 | 第20页 |
2.2.6 特异性实验 | 第20-21页 |
2.2.7 重复性实验 | 第21页 |
2.2.8 RT-qPCR与RT-PCR方法的比较 | 第21-22页 |
2.3 结果 | 第22-29页 |
2.3.1 BRVVP6基因和BCoVN基因阳性质粒的构建结果 | 第22-23页 |
2.3.2 RT-qPCR反应条件的优化结果 | 第23页 |
2.3.3 RT-qPCR标准曲线的建立结果 | 第23-25页 |
2.3.4 敏感性实验结果 | 第25页 |
2.3.5 特异性实验结果 | 第25-26页 |
2.3.6 重复性实验结果 | 第26-27页 |
2.3.7 RT-PCR方法检测新生犊牛腹泻样本结果 | 第27-28页 |
2.3.8 RT-qPCR方法检测新生犊牛腹泻样本结果 | 第28-29页 |
2.4 讨论 | 第29-32页 |
3 黑龙江部分地区犊牛腹泻流行病学调查 | 第32-40页 |
3.1 材料 | 第32-33页 |
3.1.1 样本 | 第32页 |
3.1.2 BRV和BCoV阳性毒株 | 第32页 |
3.1.3 试剂盒 | 第32页 |
3.1.4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32-33页 |
3.2 方法 | 第33-36页 |
3.2.1 大肠杆菌分离鉴定 | 第33-34页 |
3.2.2 病毒检测 | 第34-35页 |
3.2.3 统计分析 | 第35-36页 |
3.3 结果 | 第36-38页 |
3.4 讨论 | 第38-40页 |
4 结论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52页 |
致谢 | 第52-54页 |
个人简历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