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大MIMO混合波束赋形系统的信道估计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2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6页 |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 1.4 本文结构安排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毫米波MIMO信道估计 | 第22-30页 | 
| 2.1 引言 | 第22页 | 
| 2.2 毫米波MassiveMIMO系统结构 | 第22-25页 | 
| 2.2.1 全数字结构 | 第22-23页 | 
| 2.2.2 纯模拟结构 | 第23-24页 | 
| 2.2.3 数模混合结构 | 第24-25页 | 
| 2.3 毫米波信道 | 第25-29页 | 
| 2.3.1 信道模型 | 第25-26页 | 
| 2.3.2 毫米波信道的稀疏性 | 第26-27页 | 
| 2.3.3 稀疏信号重构 | 第27-29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自适应信道估计算法研究 | 第30-46页 | 
| 3.1 引言 | 第30页 | 
| 3.2 全连接毫米波混合MIMO系统结构 | 第30-32页 | 
| 3.2.1 系统模型 | 第30-31页 | 
| 3.2.2 稀疏多径信道模型 | 第31-32页 | 
| 3.3 毫米波信道估计的稀疏表示 | 第32-34页 | 
| 3.4 自适应毫米波信道估计算法 | 第34-41页 | 
| 3.4.1 码本结构 | 第34-35页 | 
| 3.4.2 混合预编码码本设计 | 第35-38页 | 
| 3.4.3 单径毫米波信道估计算法 | 第38-39页 | 
| 3.4.4 多径毫米波信道估计算法 | 第39-41页 | 
| 3.5 混合波束赋形设计 | 第41页 | 
| 3.6 仿真与分析 | 第41-45页 | 
| 3.6.1 参数设置 | 第41-42页 | 
| 3.6.2 仿真结果 | 第42-45页 | 
| 3.7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四章 带外信息辅助毫米波信道信息获取 | 第46-63页 | 
| 4.1 引言 | 第46页 | 
| 4.2 带外信息辅助的依据 | 第46-50页 | 
| 4.2.1 Sub-6GHz与毫米波的空间特性 | 第46-48页 | 
| 4.2.2 Sub-6GHz与毫米波的空间相关性 | 第48-50页 | 
| 4.3 高低频空间相关信道 | 第50-52页 | 
| 4.4 带外信息辅助信道估计过程 | 第52-55页 | 
| 4.4.1 穷搜索 | 第52-53页 | 
| 4.4.2 等效空间信道的稀疏性 | 第53-54页 | 
| 4.4.3 带外信息辅助毫米波信道信息获取 | 第54-55页 | 
| 4.5 仿真与分析 | 第55-62页 | 
| 4.5.1 参数设置 | 第55-56页 | 
| 4.5.2 仿真结果 | 第56-62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63-66页 | 
| 5.1 全文总结 | 第63-65页 | 
| 5.2 工作展望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2-73页 | 
| 个人简历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