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超分子化学简介 | 第9页 |
1.2 杯芳烃的研究历史及性质 | 第9-10页 |
1.3 杂杯芳烃的研究简介 | 第10-15页 |
1.3.1 硫杂杯芳烃的研究简介 | 第11-12页 |
1.3.2 氧杂杯芳烃的研究简介 | 第12-15页 |
1.4 杯芳烃对分子及离子的识别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1.4.1 杯芳烃对金属离子的识别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1.4.2 杯芳烃对阴离子的识别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1.4.3 杯芳烃对中性分子的识别研究进展 | 第19页 |
1.5 杯芳烃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 第19-20页 |
1.6 本论文指导思想 | 第20-21页 |
第2章 氧杂杯[2]芳烃[2]三嗪的酰胺和酯类衍生物合成及其离子识别性能 | 第21-39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1-25页 |
2.2.1 仪器与试剂 | 第21页 |
2.2.2 氧杂杯[2]芳烃[2]三嗪的酰胺和酯类衍生物合成 | 第21-25页 |
2.2.3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确证(以化合物7a为例) | 第25页 |
2.3 目标化合物对离子的识别性能研究 | 第25-37页 |
2.3.1 仪器与试剂 | 第25-27页 |
2.3.2 紫外滴定法研究离子识别性能 | 第27-29页 |
2.3.3 荧光滴定法研究离子识别性能 | 第29-36页 |
2.3.4 化合物与离子结合方式的研究 | 第36-37页 |
2.4 小结 | 第37-39页 |
第3章 氧杂杯[2]芳烃[2]三嗪的酰肼和腙类衍生物合成及其离子识别性能 | 第39-55页 |
3.1 引言 | 第3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9-45页 |
3.2.1 仪器与试剂 | 第39页 |
3.2.2 氧杂杯[2]芳烃[2]三嗪的酰肼和腙类衍生物合成 | 第39-44页 |
3.2.3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确证(以化合物14为例) | 第44-45页 |
3.3 目标化合物对离子识别性能研究 | 第45-53页 |
3.3.1 仪器与试剂 | 第45页 |
3.3.2 紫外滴定法研究离子识别性能 | 第45-47页 |
3.3.3 荧光滴定法研究离子识别性能 | 第47-53页 |
3.4 小结 | 第53-55页 |
第4章 氧杂杯[2]芳烃[2]三嗪的噻吩和巯基噻二唑类衍生物合成及其离子识别性能. | 第55-70页 |
4.1 引言 | 第55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5-60页 |
4.2.1 仪器与试剂 | 第55页 |
4.2.2 氧杂杯[2]芳烃[2]三嗪的噻吩和巯基噻二唑类衍生物的合成 | 第55-60页 |
4.2.3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确证(以化合物22为例) | 第60页 |
4.3 目标化合物对离子识别性能研究 | 第60-68页 |
4.3.1 仪器与试剂 | 第60-61页 |
4.3.2 紫外滴定法研究离子识别性能 | 第61-63页 |
4.3.3 荧光滴定法研究离子识别性能 | 第63-68页 |
4.4 小结 | 第68-70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1页 |
5.1 结论与创新点 | 第70页 |
5.2 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