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8页 |
第一章 共产主义学说的经验基础 | 第18-22页 |
第一节 经验基础的提出 | 第18页 |
第二节 经验基础所揭示的实质 | 第18-22页 |
第二章 《手稿》共产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 | 第22-32页 |
第一节 论黑格尔的劳动概念 | 第22-25页 |
第二节 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阐述:基于费尔巴哈的“类本质” | 第25-31页 |
第三节 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系统批判当时的共产主义学说 | 第32-36页 |
第一节 对蒲鲁东式共产主义的批判 | 第32-33页 |
第二节 对傅立叶主义和圣西门主义的批判 | 第33页 |
第三节 对粗陋的共产主义和政治的共产主义的批判 | 第33-36页 |
第四章 《手稿》对共产主义学说的正面阐述 | 第36-42页 |
第一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的内涵 | 第36-39页 |
第二节 共产主义学说的实质 | 第39-42页 |
第五章 《手稿》与马克思其它文本共产主义思想的联系和区别 | 第42-48页 |
第一节 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理解视域的比较 | 第42-44页 |
第二节 《手稿》与《宣言》中共产主义思想主旨表述的变化 | 第44-48页 |
第六章 马克思《手稿》共产主义思想的现实启示 | 第48-54页 |
第一节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 第48-50页 |
第二节 追求劳动的自由 | 第50-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个人简历 | 第60-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