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疲劳损伤评估技术的发展 | 第10-12页 |
1.3 疲劳损伤非线性超声检测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3.1 非线性超声检测技术简介 | 第12-13页 |
1.3.2 国外疲劳损伤非线性超声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3.3 国内疲劳损伤非线性超声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试验材料及设备 | 第20-32页 |
2.1 试样制备 | 第20-22页 |
2.1.1 材料成分 | 第20页 |
2.1.2 疲劳试样制备 | 第20-22页 |
2.2 非线性超声检测系统 | 第22-24页 |
2.2.1 检测系统介绍 | 第22-23页 |
2.2.2 检测方式的选择 | 第23-24页 |
2.3 多点快速检测系统的搭建 | 第24-31页 |
2.3.1 夹具的设计 | 第24页 |
2.3.2 入射角度的选择 | 第24-28页 |
2.3.3 数据采集及处理方法 | 第28-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疲劳损伤的非线性超声检测方法 | 第32-39页 |
3.1 非线性系数的计算 | 第32-33页 |
3.2 位错对非线性系数的影响 | 第33-36页 |
3.2.1 位错单极子模型 | 第33-35页 |
3.2.2 位错偶模型 | 第35-36页 |
3.3 裂纹对非线性系数的影响 | 第36-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多点快速非线性超声检测及结果分析 | 第39-54页 |
4.1 测试参数 | 第39-43页 |
4.1.1 基波信号和二次谐波信号的提取 | 第39-41页 |
4.1.2 系统非线性的测试 | 第41-42页 |
4.1.3 检测参数设置 | 第42-43页 |
4.2 6061 铝合金检测及结果分析 | 第43-48页 |
4.2.1 非线性系数随检测位置的变化规律及分析 | 第43-47页 |
4.2.2 非线性系数随疲劳周次的变化规律及分析 | 第47-48页 |
4.3 7075 铝合金检测及结果分析 | 第48-52页 |
4.3.1 非线性系数随检测位置的变化规律及分析 | 第48-51页 |
4.3.2 非线性系数随疲劳周次的变化规律及分析 | 第51-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5章 疲劳损伤的常规超声检测对比 | 第54-67页 |
5.1 常规超声检测结果及分析 | 第54-63页 |
5.1.1 斜探头探伤 | 第54-60页 |
5.1.2 超声C扫描检测 | 第60-62页 |
5.1.3 声速测量 | 第62-63页 |
5.2 金相观察结果及分析 | 第63-6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