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叶绿体伴侣蛋白Cpn60超表达株系农艺性状和抗盐性研究

致谢第6-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缩略词表第11-1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意义第15-29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5-17页
        1.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5-16页
        1.1.2 研究的内容和目标第16-17页
    1.2 文献综述第17-29页
        1.2.1 Cpn60的研究进展第17-23页
            1.2.1.1 Cpn60的分类及结构第17-20页
            1.2.1.2 高等植物中叶绿体Cpn60的功能第20-22页
            1.2.1.3 Cpn60蛋白其它多样性功能的研究第22-23页
        1.2.2 Rubisco活化酶的分子特性与功能第23-26页
            1.2.2.1 RCA的发现与生理作用第23-24页
            1.2.2.2 高等植物具有不同的RCA同工型第24页
            1.2.2.3 RCA的功能第24-26页
        1.2.3 叶绿体NAD(P)H脱氢酶复合体-NDH的结构与功能第26-29页
            1.2.3.1 NDH复合体的发现第26-27页
            1.2.3.2 NDH复合体的亚基组成第27-28页
            1.2.3.3 NDH复合体的生理功能第28-29页
第二章 水稻CPN60超表达株系的获得第29-40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9-35页
        2.1.1 供试材料第29页
        2.1.2 水稻的转基因方法第29-31页
        2.1.3 叶片总DNA的提取及PCR鉴定第31-32页
            2.1.3.1 叶片总DNA的提取第31页
            2.1.3.2 PCR扩增鉴定第31-32页
        2.1.4 叶片总RNA的提取和RT-PCR鉴定第32-33页
            2.1.4.1 叶片总RNA的提取第32页
            2.1.4.2 逆转录和cDNA的制备第32-33页
            2.1.4.3 RT-PCR检测鉴定第33页
        2.1.5 叶片总蛋白的提取及Western-Blotting的检测第33-35页
            2.1.5.1 叶片总蛋白的提取第33-34页
            2.1.5.2 Western-Blotting蛋白检测第34-35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35-39页
        2.2.1 水稻cpn60超表达株系的转基因第35页
        2.2.2 水稻cpn60超表达株系的鉴定第35-39页
            2.2.2.1 载体水平的DNA鉴定第35-37页
            2.2.2.2 基因RNA水平表达鉴定第37-38页
            2.2.2.3 蛋白表达水平上鉴定第38-39页
    2.3 讨论第39-40页
第三章 水稻CPN60超表达株系农艺性状的研究观察第40-49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40-42页
        3.1.1 供试材料第40页
        3.1.2 育苗第40-41页
        3.1.3 土壤准备、移栽及管理第41页
        3.1.4 农艺性状的观察第41-42页
            3.1.4.1 株高和分蘖数的观察统计第41-42页
            3.1.4.2 成熟后考种第42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42-47页
        3.2.1 生长动态的观察第42-44页
        3.2.2 分蘖数动态观察第44-45页
        3.2.3 成熟后考种分析第45-47页
    3.3 讨论第47-49页
第四章 水稻CPN60超表达株系光合及荧光特性的研究第49-61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49-52页
        4.1.1 供试材料第49页
        4.1.2 光合作用的光响应曲线和CO_2响应曲线的测定第49-50页
            4.1.2.1 测定光响应曲线第49-50页
            4.1.2.2 CO_2响应曲线测定第50页
        4.1.3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第50-52页
            4.1.3.1 PSI(Y(Ⅰ)和P700~+还原速率(快速光响应曲线))的测定第50-51页
            4.1.3.2 测定的各种叶绿素荧光参数第51-52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52-58页
        4.2.1 水稻cpn60超表达株系与野生型的光响应曲线分析第52-53页
        4.2.2 水稻cpn60超表达株系与野生型的CO_2响应曲线分析第53-55页
        4.2.3 水稻cpn60超表达株系与野生型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分析第55-58页
            4.2.3.1 Fo、Fm、Fv/Fm的比较第55页
            4.2.3.2 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的光量子产率Y和电子传递速率ETR的光响应曲线第55-57页
            4.2.3.3 qP和NPQ的光响应曲线第57-58页
    4.3 讨论第58-61页
        4.3.1 cpn60α1和cpn60β1超表达株系能提高水稻的光合作用第58-59页
        4.3.2 Cpn60α1和Cpn60β1可能分别作用于两个光系统进而提高光合效率第59-61页
第五章 水稻CPN60超表达株系抗盐胁迫的相关研究第61-71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61-63页
        5.1.1 供试材料第61页
        5.1.2 育苗第61页
        5.1.3 耐盐性实验第61-62页
        5.1.4 叶片总RNA的提取和R-PCR鉴定表达量第62-63页
            5.1.4.1 叶片总RNA的提取第62页
            5.1.4.2 逆转录和cDNA的制备第62页
            5.1.4.3 RT-PCR鉴定表达量第62-63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63-68页
        5.2.1 盐处理后各株系生长表型的变化及恢复情况第63-64页
        5.2.2 盐胁迫下各株系的光合和荧光相关参数变化分析第64-66页
        5.2.3 盐胁迫下各株系NdhH、NdhB以及RCA在mRNA水平表达量的分析第66-68页
    5.3 讨论第68-71页
第六章 全文讨论与总结第71-75页
    6.1 全文讨论第71-73页
        6.1.1 构建并成功获得cpn60α1和cpn60β1的超表达株系第71页
        6.1.2 cpn60α1和cpn60β1的超表达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水稻的光合作用第71-72页
        6.1.3 cpn60α1和cpn60β1的超表达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水稻抗盐胁迫的能力第72-73页
    6.2 未来展望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81页
个人简历第81-82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抗虫及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新品种的培育与鉴定
下一篇:茶尺蠖取食不同品种茶树的生理效应及其肠道真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