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7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26页 |
1.2.1 生物质能源 | 第11-14页 |
1.2.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 | 第14-20页 |
1.2.3 牛粪 | 第20-21页 |
1.2.4 秸秆 | 第21页 |
1.2.5 沼气发酵 | 第21-26页 |
1.3 存在的问题 | 第26页 |
1.4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1.4.1 课题来源 | 第26页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7-35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7-29页 |
2.1.1 沼气发酵原料来源 | 第27页 |
2.1.2 培养基 | 第27页 |
2.1.3 试剂 | 第27-28页 |
2.1.4 试剂配制 | 第28页 |
2.1.5 实验主要仪器 | 第28-29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9-35页 |
2.2.1 沼气发酵条件 | 第29-31页 |
2.2.2 沼液中产甲烷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理生化特征的研究 | 第31-33页 |
2.2.3 形成实验室沼气发酵技术 | 第33-35页 |
第3章 沼气发酵过程中产甲烷菌的分离与鉴定 | 第35-47页 |
3.1 引言 | 第35页 |
3.2 沼气发酵中产甲烷菌的富集培养 | 第35-37页 |
3.3 沼气发酵中产甲烷菌的分离培养 | 第37页 |
3.4 沼气发酵中产甲烷菌的纯化培养 | 第37-39页 |
3.5 产甲烷菌Lin1、Lin3 的 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 | 第39-43页 |
3.6 构建系统发育树 | 第43-44页 |
3.7 产甲烷菌Lin1、Lin3 的生理生化特征研究 | 第44-46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沼气发酵条件 | 第47-55页 |
4.1 引言 | 第47页 |
4.2 发酵装置的确定 | 第47-48页 |
4.3 发酵底物浓度的确定 | 第48-49页 |
4.4 底物中原料混合比例的确定 | 第49-51页 |
4.5 沼气发酵的起始pH值的确定 | 第51-52页 |
4.6 添加产甲烷菌菌液对沼气发酵效率的影响 | 第52-54页 |
4.7 本章总结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录 | 第63-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