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1.2.1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4-17页 |
1.2.2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7-18页 |
1.2.3 综合评述 | 第18-19页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9-20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9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1.5 论文的创新性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增城市村庄规划建设管理现状 | 第22-40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2页 |
2.1.1 村庄 | 第22页 |
2.1.2 村庄规划 | 第22页 |
2.1.3 村庄规划建设 | 第22页 |
2.1.4 村庄规划建设管理 | 第22页 |
2.2 增城市村庄规划建设管理现状 | 第22-25页 |
2.2.1 组织与管理制度 | 第23页 |
2.2.2 村庄规划编制与实施情况 | 第23-25页 |
2.3 郭村美丽乡村建设的个案分析 | 第25-37页 |
2.3.1 郭村概况 | 第26-29页 |
2.3.2 郭村美丽乡村规划编制与实施 | 第29-37页 |
2.3.3 郭村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管理经验总结 | 第37页 |
2.4 增城市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取得的成效 | 第37-39页 |
2.4.1 加强了政策法规制定 | 第37-38页 |
2.4.2 制定了规划建设指引 | 第38页 |
2.4.3 提高了村庄规划编制水平 | 第38页 |
2.4.4 构建了建设管理体制 | 第38页 |
2.4.5 成功打造了一批试点村 | 第38-3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增城市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 第40-52页 |
3.1 增城市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效果调查研究 | 第40-44页 |
3.1.1 调查研究设计 | 第40页 |
3.1.2 受访者基本特征 | 第40-41页 |
3.1.3 增城市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总体效果评价 | 第41-44页 |
3.2 问题分析 | 第44-48页 |
3.2.1 政策法规配套问题 | 第44-45页 |
3.2.2 组织编制问题 | 第45-46页 |
3.2.3 实施问题 | 第46-47页 |
3.2.4 村民参与问题 | 第47-48页 |
3.3 原因分析 | 第48-51页 |
3.3.1 对政策法规配套重视不足 | 第48页 |
3.3.2 设计单位水平较低,设计粗糙,成果质量难以保证 | 第48页 |
3.3.3 对两规协调不够重视 | 第48-49页 |
3.3.4 村庄规划成果动态维护机制不完善 | 第49页 |
3.3.5 农村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粗放 | 第49-50页 |
3.3.6 没有完善的资金投入机制 | 第50页 |
3.3.7 村民对村庄规划认可度不高 | 第50页 |
3.3.8 村民参与保障机制不足 | 第50-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国内外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先进经验与借鉴 | 第52-60页 |
4.1 国内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先进经验与借鉴 | 第52-55页 |
4.1.1 江苏省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先进经验与借鉴 | 第52-53页 |
4.1.2 浙江省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先进经验与借鉴 | 第53-55页 |
4.2 国外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先进经验与借鉴 | 第55-59页 |
4.2.1 韩国“新村运动”经验与启示 | 第55-57页 |
4.2.2 日本村镇建设经验与启示 | 第57-58页 |
4.2.3 欧盟模式经验与启示 | 第58-59页 |
4.2.4 巴西和印度的实践 | 第5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完善村庄规划建设管理的对策研究 | 第60-70页 |
5.1 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 | 第60-61页 |
5.1.1 加强政策法规的可操作性 | 第60页 |
5.1.2 进一步完善配套的相关政策法规 | 第60页 |
5.1.3 加强政策法规制定过程中的村民参与 | 第60-61页 |
5.2 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 | 第61-63页 |
5.2.1 提高村庄规划设计准入门槛,完善编制程序,保证成果质量 | 第61页 |
5.2.2 因地制宜,分类制定村庄规划编制指引 | 第61-62页 |
5.2.3 深入调研,保证成果符合实际需要 | 第62页 |
5.2.4 加强规划协调,提高成果的可实施性 | 第62页 |
5.2.5 建立村庄规划成果动态维护机制 | 第62-63页 |
5.3 加强规划的实施控制 | 第63-66页 |
5.3.1 多种措施解决建设用地不足难题,保证规划“落地” | 第63-64页 |
5.3.2 协调好规划管理与土地管理的关系 | 第64-65页 |
5.3.3 突出重点,试点先行 | 第65页 |
5.3.4 多渠道多层次筹集建设资金 | 第65-66页 |
5.3.5 完善实施监督机制 | 第66页 |
5.4 创新村民参与制度 | 第66-69页 |
5.4.1 建立村民参与辅助组织 | 第66页 |
5.4.2 深化村民参与制度 | 第66-69页 |
5.4.3 完善村民参与保障机制 | 第6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附录:增城市村庄规划建设管理调查问卷与统计结果 | 第75-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附件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