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加减柴芍六君汤治疗肝郁脾虚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2-27页
    第1章 反流性食管炎的西医研究近况第12-20页
        1 流行病学第12-13页
        2 病因和发病机制第13-16页
        3 病理学第16-17页
        4 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第17-18页
        5 诊断与鉴别诊断第18-19页
        6 治疗第19页
        7 现状与展望第19-20页
    第2章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研究进展第20-27页
        1 中医病名研究第20-21页
        2 证候表现第21页
        3 病因病机第21-23页
        4 治疗研究第23-25页
        5 实验研究第25-26页
        6 问题与展望第26-27页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第27-39页
    第1章 临床资料第27-31页
        1 病例来源第27页
        2 西医诊断标准第27-28页
        3 中医证候标准第28页
        4 纳入标准第28页
        5 排除标准第28-29页
        6 病例剔除标准第29页
        7 病例入选情况第29页
        8 两组可比性分析第29-31页
    第2章 研究方法第31-33页
        1 试验设计第31页
        2 治疗方案第31-32页
        3 观察指标第32-33页
        4 统计分析方法第33页
        5 质量控制第33页
    第3章 研究结果第33-35页
        1 两组安全性评价第33页
        2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综合疗效评价第33-34页
        3 治疗前后中医证侯比较第34页
        4 治疗后两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改善疗效比较第34页
        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内镜下食管病变程度比较第34页
        6 两组患者治疗后内镜下疗效比较第34-35页
        7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理学指标改变比较第35页
        8 两组患者治疗后病理学指标改变比较第35页
    第4章 讨论第35-39页
        1 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本病主要的优势第35-36页
        2 方药分析第36-37页
        3 疗效评价第37页
        4 本研究创新点第37页
        5 研究中有待改进的方面第37-39页
参考文献第39-45页
结语第45-46页
致谢第46-47页
中文详细摘要第47-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阳微结”病机运用柴胡类方治疗2型糖尿病的理论与临床研究
下一篇:骨延长临床应用与淫羊藿苷促进牵拉新骨形成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