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津液代谢 | 第10-13页 |
第一节 津液代谢的生理机制 | 第10-11页 |
一、津液的定义 | 第10页 |
二、津液与气的关系 | 第10-11页 |
第二节 津液代谢的病理变化 | 第11-13页 |
一、津液的总体不足---阴虚 | 第11页 |
二、津液代谢缓慢,停滞体内---痰饮 | 第11页 |
三、局部气机的郁结导致津液的分布不均,利用失衡 | 第11-13页 |
第二章 从六经病角度看津液代谢疾病 | 第13-16页 |
第一节 《伤寒论》中的津液代谢病变 | 第13页 |
一、总体津液不足 | 第13页 |
二、痰饮停留 | 第13页 |
三、气机郁结津液不均 | 第13页 |
第二节 “阳微结”与津液病变 | 第13-16页 |
一、关于病位的争议 | 第13-14页 |
二、关于“微”的争议 | 第14页 |
三、“阳微结”之实质讨论 | 第14-16页 |
第三章 柴胡类方与津液代谢 | 第16-34页 |
第一节 仲景之柴胡类方 | 第16-24页 |
一 理论源流 | 第16-18页 |
二、仲景之“少阳病” | 第18-20页 |
三、仲景之柴胡类方 | 第20-24页 |
第二节 柴胡类合方 | 第24-34页 |
一、合方定义 | 第24-25页 |
二、柴胡类合方举例 | 第25-32页 |
三、总结 | 第32-34页 |
第四章 糖尿病与津液代谢 | 第34-40页 |
第一节 糖尿病与消渴的关系 | 第34-35页 |
第二节 消渴的病机 | 第35-37页 |
一、三消说 | 第35-36页 |
二、阳虚致渴说 | 第36页 |
三、肝气不遂说 | 第36-37页 |
第三节 2型糖尿病的病机 | 第37-40页 |
一、目前研究综述 | 第37-38页 |
二、2型糖尿病与津液代谢的关系 | 第38-40页 |
第五章 柴胡类方与2型糖尿病 | 第40-42页 |
一、柴胡类方与糖尿病的研究 | 第40页 |
二、柴胡类合方的研究 | 第40-42页 |
第六章 临床研究 | 第42-67页 |
第一节 研究方案 | 第42-47页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42页 |
二、病案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及六经分型的标准 | 第42-46页 |
三、技术路线图 | 第46-47页 |
第二节 结果及讨论 | 第47-67页 |
一、2型糖尿病六经病中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及相关指标 | 第47-52页 |
二、柴胡类方各证型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及相关指标 | 第52-59页 |
三、治疗前后,柴胡类方各证型各指标比较 | 第59-66页 |
四、未来展望 | 第66-67页 |
结语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详细摘要 | 第74-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