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航空仪表、航空设备、飞行控制与导航论文--飞行控制系统与导航论文--飞行控制论文

基于终端滑模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巡航及再入跟踪控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0页
    1.1 研究背景第9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9-10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8页
        1.3.1 高超声速飞行器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2 高超声速飞行器巡航段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3 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段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8页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第18-20页
        1.4.1 论文研究内容第18-19页
        1.4.2 论文结构安排第19-20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预备知识第20-29页
    2.1 滑模控制器设计步骤第20-22页
    2.2 终端滑模控制概述及特点第22-25页
    2.3 鲁棒滑模微分器及有限时间干扰观测器第25-29页
        2.3.1 鲁棒滑模微分器第25-26页
        2.3.2 有限时间干扰观测器第26-29页
第三章 高超声速飞行器巡航段多项式型自适应终端滑模控制第29-47页
    3.1 概述第29页
    3.2 高超声速飞行器巡航段模型特性及其原因分析第29-31页
    3.3 高超声速飞行器巡航段面向控制模型第31-35页
        3.3.1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模型第31-32页
        3.3.2 高超声速飞行器巡航段模型输入输出线性化第32-35页
    3.4 多项式型自适应终端滑模控制器设计第35-41页
        3.4.1 控制器设计思路及系统结构图第35-36页
        3.4.2 多项式型终端滑模控制器设计第36-39页
        3.4.3 自适应律设计第39-41页
    3.5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41-45页
        3.5.1 仿真参数设置第41-42页
        3.5.2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42-45页
    3.6 小结第45-47页
第四章 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段非奇异终端滑模双环控制第47-64页
    4.1 概述第47页
    4.2 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段模型特性及其原因分析第47-48页
    4.3 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段面向控制双环模型第48-51页
        4.3.1 再入段六自由度模型第48-49页
        4.3.2 再入段面向控制双环模型建立第49-51页
    4.4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非奇异终端滑模双环控制器设计第51-56页
        4.4.1 控制器设计思路及系统结构图第51-52页
        4.4.2 外环控制器设计第52-55页
        4.4.3 内环控制器设计第55-56页
    4.5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56-63页
        4.5.1 仿真参数设置第56-58页
        4.5.2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58-63页
    4.6 小结第63-64页
第五章 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段观测器及控制器综合设计第64-81页
    5.1 概述第64页
    5.2 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段面向控制二阶系统模型第64-65页
    5.3 干扰观测器-非奇异终端滑模综合控制器综合设计第65-73页
        5.3.1 控制设计思路及系统结构图第65页
        5.3.2 有限时间干扰观测器设计第65-67页
        5.3.3 多变量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器设计第67-73页
    5.4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73-79页
        5.4.1 仿真参数设置第73-74页
        5.4.2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74-79页
    5.5 小结第79-8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1-83页
    6.1 主要研究成果总结第81-82页
    6.2 课题未来研究方向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9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89-91页
附录第91-93页
致谢第93-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冻融循环作用后压实粉质粘土的静动力学性能研究
下一篇:基于MEMS陀螺的两轴平台稳定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