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7页 |
1.1 尼莫地平概述 | 第8-10页 |
1.1.1 尼莫地平理化性质 | 第8-9页 |
1.1.2 尼莫地平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 | 第9页 |
1.1.3 尼莫地平药代动力学 | 第9页 |
1.1.4 尼莫地平两种晶型性质差异 | 第9-10页 |
1.2 尼莫地平剂型的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1.2.1 尼莫地平剂型概述 | 第10页 |
1.2.2 微纳米化技术 | 第10-14页 |
1.3 晶型研究的意义及尼莫地平晶型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1 晶型研究的必要性 | 第14-15页 |
1.3.2 尼莫地平晶型研究 | 第15页 |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尼莫地平Ⅱ型晶型制备及两种晶型比较 | 第17-22页 |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17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17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17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7-18页 |
2.2.1 Ⅱ型尼莫地平的制备 | 第17-18页 |
2.2.2 熔点测定 | 第18页 |
2.2.3 X-射线粉末衍射(XRPD) | 第18页 |
2.2.4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第18页 |
2.2.5 溶出度与溶解度差异 | 第18页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8-21页 |
2.3.1 熔点测定 | 第18-19页 |
2.3.2 X-射线粉末衍射(XRPD) | 第19页 |
2.3.3 差示扫描量热(DSC) | 第19-20页 |
2.3.4 溶出及溶解度差异 | 第20-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尼莫地平微纳米粉制备及特征评价 | 第22-30页 |
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2-23页 |
3.1.1 实验仪器 | 第22页 |
3.1.2 实验试剂 | 第22-23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3-24页 |
3.2.1 尼莫地平微米粉和尼莫地平纳米粉制备 | 第23页 |
3.2.2 尼莫地平微米粉悬浮液和尼莫地平纳米粉悬浮液粒径测定 | 第23页 |
3.2.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3-24页 |
3.2.4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PD) | 第24页 |
3.2.5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第24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4-29页 |
3.3.1 尼莫地平微纳米粉悬浮液最优处方的确定 | 第24-27页 |
3.3.2 尼莫地平微纳米粉悬浮液粒径结果 | 第27页 |
3.3.3 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 第27-28页 |
3.3.4 X-射线粉末衍射(XRPD)与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 | 第28-2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尼莫地平微纳米粉片剂的制备及相关制剂学研究 | 第30-40页 |
4.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30-31页 |
4.1.1 实验仪器 | 第30页 |
4.1.2 实验试剂 | 第30-31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31-33页 |
4.2.1 片剂制备 | 第31页 |
4.2.2 体外崩解实验与溶出实验的介质选择 | 第31页 |
4.2.3 崩解实验 | 第31页 |
4.2.4 溶出实验 | 第31-33页 |
4.2.5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PD) | 第33页 |
4.2.6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第33页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3-38页 |
4.3.1 微纳米粉片的制备工艺 | 第33-34页 |
4.3.2 不同溶出介质中的标准曲线 | 第34-35页 |
4.3.3 崩解时间 | 第35-36页 |
4.3.4 溶出实验 | 第36-37页 |
4.3.5 X 射线粉末衍射(XRPD)与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 | 第37-3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4.4.1 微纳米粉片崩解时间与体外溶出比较 | 第38-39页 |
4.4.2 制剂过程晶型转化影响因素 | 第39-40页 |
第五章 尼莫地平微纳米粉片体内生物利用度比较 | 第40-48页 |
5.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40页 |
5.1.1 实验仪器 | 第40页 |
5.1.2 实验试剂 | 第40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40-42页 |
5.2.1 动物实验 | 第40-41页 |
5.2.2 血浆样品处理 | 第41页 |
5.2.3 分析方法的建立及确证 | 第41-42页 |
5.2.4 数据处理 | 第42页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2-46页 |
5.3.1 分析方法的确证 | 第42-44页 |
5.3.2 药代动力学曲线及参数分析 | 第44-4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49页 |
6.1 实验结论 | 第48页 |
6.2 实验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6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