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2 养老地产概况 | 第15-34页 |
2.1 养老地产概述 | 第15-17页 |
2.1.1 养老地产定义 | 第15页 |
2.1.2 养老地产与普通住宅的差异性 | 第15-16页 |
2.1.3 养老地产分类 | 第16-17页 |
2.2 养老地产的产业特点 | 第17-18页 |
2.2.1 投资规模与回收周期 | 第17页 |
2.2.2 阶段性特点 | 第17页 |
2.2.3 开发与经营 | 第17-18页 |
2.3 我国养老地产发展现状分析 | 第18-28页 |
2.3.1 我国养老地产经营模式 | 第18-19页 |
2.3.2 我国养老地产发展阶段 | 第19-26页 |
2.3.3 养老地产资金需求量 | 第26-28页 |
2.4 我国养老地产融资现状分析 | 第28-34页 |
2.4.1 融资渠道及融资模式 | 第28-31页 |
2.4.2 我国现有养老地产融资的局限性 | 第31-34页 |
3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基本理论 | 第34-48页 |
3.1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概述 | 第34-41页 |
3.1.1 REITs 的基本概念 | 第34页 |
3.1.2 REITs 的起源与发展 | 第34-35页 |
3.1.3 REITs 与其他投资产品的比较分析 | 第35-37页 |
3.1.4 REITs 分类 | 第37-39页 |
3.1.5 REITs 特点 | 第39-41页 |
3.2 REITs 发展模式及其比较分析 | 第41-45页 |
3.2.1 REITs 的基本框架 | 第41页 |
3.2.2 REITs 基本运作模式 | 第41-42页 |
3.2.3 REITs 发展模式比较分析 | 第42-45页 |
3.3 国外 REITs 融资经验启示 | 第45-48页 |
3.3.1 健全的税收和法律制度 | 第45-46页 |
3.3.2 良好的金融市场和经济环境 | 第46页 |
3.3.3 平衡的创新与风险控制关系 | 第46页 |
3.3.4 正确的投资策略和高比例的股息分配 | 第46-48页 |
4 REITs 在我国养老地产中运行分析 | 第48-54页 |
4.1 REITs 在我国养老地产中运行的必要性分析 | 第48页 |
4.1.1 缓解资金压力 | 第48页 |
4.1.2 形成新的退出机制和收益模式 | 第48页 |
4.2 REITs 在我国养老地产中运行的可行性分析 | 第48-54页 |
4.2.1 阻碍性分析 | 第48-51页 |
4.2.2 可行性分析 | 第51-54页 |
5 我国养老地产 REITs 融资模式研究 | 第54-61页 |
5.1 养老地产 REITs 的框架设计 | 第54-55页 |
5.1.1 运行流程 | 第54-55页 |
5.1.2 主要参与者 | 第55页 |
5.2 养老地产 REITs 具体运作模式选择 | 第55-58页 |
5.2.1 组织形式的选择—契约型 | 第55-56页 |
5.2.2 运作方式的选择—封闭型 | 第56页 |
5.2.3 募集方式的选择—私募型 | 第56-57页 |
5.2.4 管理模式的选择—合资经营 | 第57页 |
5.2.5 收益分配比例 | 第57-58页 |
5.3 我国养老地产采用 REITs 的发展建议 | 第58-61页 |
5.3.1 对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58页 |
5.3.2 税收制度推动 REITs 的发展 | 第58-59页 |
5.3.3 发展专门的管理机构与培养专业人员 | 第59页 |
5.3.4 养老地产自身价值的实现 | 第59页 |
5.3.5 寻找 REITs 发展与风险控制平衡点 | 第59-61页 |
6 结语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 | 第66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