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民居更新改造中的认识与把握 | 第13-23页 |
1.1 民居更新改造中的技术问题 | 第13-16页 |
1.2 国内外民居更新改造中的范式 | 第16-21页 |
1.2.1 国内民居更新改造的范式 | 第16-17页 |
1.2.2 国外更新改造的范式及技术 | 第17-20页 |
1.2.3 国内外范式及技术的解析 | 第20-21页 |
1.3 民居更新改造模式的研究框架 | 第21页 |
1.4 课题预期的研究成果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大理地区民居更新改造现状 | 第23-49页 |
2.1 民居空间的更新改造 | 第23-30页 |
2.1.1 空间更新改造的分类 | 第23-26页 |
2.1.2 空间更新改造的样例解析 | 第26-29页 |
2.1.3 空间扩容、置换的要点解析 | 第29-30页 |
2.2 民居结构及构件的更新改造 | 第30-39页 |
2.2.1 结构及构件的分类整理 | 第30-31页 |
2.2.2 结构及构件更新改造的样例解析 | 第31-37页 |
2.2.3 结构及构件更新改造的要点解析 | 第37-39页 |
2.3 民居室内外装饰装修的更新改造 | 第39-45页 |
2.3.1 装饰装修的内容 | 第39页 |
2.3.2 外装饰装修更新改造的样例解析 | 第39-44页 |
2.3.3 装饰装修更新改造的要点解析 | 第44-45页 |
2.4 民居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 | 第45-46页 |
2.4.1 设备设施更新改造的内容 | 第45页 |
2.4.2 设备设施更新改造的样例解析 | 第45页 |
2.4.3 设备设施更新改造的要点解析 | 第45-46页 |
2.5 民居更新改造的内容、程序及要点 | 第46-49页 |
2.5.1 民居更新改造内容 | 第46-47页 |
2.5.2 民居更新改造程序 | 第47-48页 |
2.5.3 民居更新改造难点 | 第48-49页 |
第三章 砖构、石构、木构的技术比较 | 第49-95页 |
3.1 大理地区传统民居建构选材 | 第49-51页 |
3.1.1 砖瓦 | 第49-50页 |
3.1.2 石材 | 第50-51页 |
3.1.3 木材 | 第51页 |
3.2 砖构技术 | 第51-55页 |
3.2.1 砖构技术的发展 | 第51-52页 |
3.2.2 适宜大理地区的砖构技术典例图式 | 第52-54页 |
3.2.3 大理地区砖构技术总结 | 第54-55页 |
3.3 石构技术 | 第55-64页 |
3.3.1 石构技术特点 | 第55-56页 |
3.3.2 适宜大理地区的石构技术典例图式 | 第56-63页 |
3.3.3 大理地区石构技术总结 | 第63-64页 |
3.4 木构技术 | 第64-84页 |
3.4.1 大理木构架形式特点 | 第64-66页 |
3.4.2 大理木构件形式特点 | 第66-68页 |
3.4.3 适宜大理地区的木构装饰技术典例图式 | 第68-84页 |
3.4.4 大理地区木构技术总结 | 第84页 |
3.5 国内外民居建构设计方式比较 | 第84-91页 |
3.5.1 国内建筑设计通用图集比较 | 第84-90页 |
3.5.2 国外构建技术的比较 | 第90-91页 |
3.6 砖构、石构、木构技术的比较总结 | 第91-95页 |
3.6.1 国内“同质同构”的技术比较 | 第91-92页 |
3.6.2 国外“异质同构”的技术比较 | 第92页 |
3.6.3 大理传统建构技艺总结 | 第92-95页 |
第四章 “SAR支撑体住宅”的启示 | 第95-103页 |
4.1 对“SAR支撑体住宅”的读解 | 第95-98页 |
4.1.1 起源和发展 | 第95-96页 |
4.1.2 特点和运用 | 第96页 |
4.1.3 “中国支撑体住宅”的发展与特点 | 第96-97页 |
4.1.4 "SAR支撑体住宅”的启示 | 第97-98页 |
4.2 传统民居与“SAR支撑体住宅”的对应性思考 | 第98-100页 |
4.2.1 传统民居与“SAR支撑体住宅”的对应关系 | 第98页 |
4.2.2 大理民居与“SAR支撑体住宅”的对应关系 | 第98-100页 |
4.3 对“建构”与“反建构”模式的反思 | 第100-103页 |
4.3.1 建构、构造、装饰的解析 | 第100-101页 |
4.3.2 “反建构”模式的解析 | 第101页 |
4.3.3 “建构”与“反建构”的技术比较 | 第101-103页 |
第五章 大理民居更新改造建构技艺与模式探讨 | 第103-127页 |
5.1 大理地区民间工匠的建构智慧、经验 | 第103-108页 |
5.1.1 建构时间的选择 | 第104页 |
5.1.2 传统建构智慧及经验梳理 | 第104-108页 |
5.2 大理地区民间工匠的砖构、石构、木构技艺特长 | 第108-110页 |
5.2.1 民间工匠的砖构技艺特长 | 第108-109页 |
5.2.2 民间工匠的石构技艺特长 | 第109页 |
5.2.3 石、砖、土坯三合一的墙体技艺 | 第109页 |
5.2.4 民间工匠的木构技艺特长 | 第109-110页 |
5.2.5 民居更新改造中技艺的扬弃过程 | 第110页 |
5.3 民居改造中的造价分析表 | 第110-120页 |
5.3.1 分布分量汇总计算表 | 第111-118页 |
5.3.2 功能、部位细化汇总计算表 | 第118-120页 |
5.4 大理地区民居更新改造的两种模式 | 第120-127页 |
5.4.1 单体自建模式 | 第120-123页 |
5.4.2 集体他建模式 | 第123-127页 |
致谢 | 第127-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3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及参与的研究项目 | 第135-136页 |
附录A:大理民居调研表及民居节点样式整理 | 第136-156页 |
附录B:大理民居实情问卷调查(60份) | 第156-157页 |
附录C:大理民居自主更新建构访谈记录 | 第157-158页 |
附录D:有关民居更新改造访谈稿 | 第158-169页 |
附录E:《大理白族自治州农村住房建设实用图集》 | 第169-181页 |
附录F:不同功能建筑指导更新改造设计图 | 第181-186页 |
附录G:大理民居构造及细部大样详图 | 第186-1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