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英文縮写词表 | 第10-11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1.1 药用植物资源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1.1.1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概况 | 第11页 |
1.1.2 药用植物资源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1.2 黄芩属药用植物资源研究概况 | 第14-16页 |
1.2.1 黄芩研究概况 | 第14-15页 |
1.2.2 黄芩属药用植物资源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1.3 物种潜在分布预测及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1.3.1 地理信息系统(GIS)概述 | 第16-17页 |
1.3.2 生态位模型概述 | 第17-18页 |
1.3.3 最大熵模型在物种分布与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1.4 植物基因组大小的测定及其相关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1.4.1 细胞核DNA含量(C值)及基因组大小概念 | 第19页 |
1.4.2 测定植物基因组大小的方法 | 第19-20页 |
1.4.3 关于植物基因组大小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1-23页 |
第2章 黄芩属药用植物资源潜在分布预测及适宜性评价 | 第23-61页 |
第一节 应用GIS技术结合Fuzzy隶属函数和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黄芩潜在分布和适宜性评价 | 第23-38页 |
摘要 | 第23-25页 |
2.1.1 供试材料 | 第25-27页 |
2.1.2 方法 | 第27-28页 |
2.1.3 结果与分析 | 第28-34页 |
2.1.4 讨论 | 第34-38页 |
第二节 基于GIS技术和Maxent模型的黄芩属五种药用植物潜在分布预测 | 第38-61页 |
摘要 | 第38-39页 |
2.2.1 供试材料 | 第39页 |
2.2.2 方法 | 第39-40页 |
2.2.3 结果与分析 | 第40-59页 |
2.2.4 讨论 | 第59-61页 |
第3章 基于GIS的陕西省黄芩生态适宜性种植区划初步研究 | 第61-69页 |
摘要 | 第61-62页 |
3.1 材料 | 第62-63页 |
3.2 方法 | 第63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63-66页 |
3.3.1 陕西省黄芩适宜性分布关键环境因子分析 | 第63-65页 |
3.3.2 陕西省黄芩种植区划结果分析 | 第65-66页 |
3.4 讨论 | 第66-69页 |
3.4.1 GIS技术在农业区划的应用 | 第66-67页 |
3.4.2 陕西省黄芩种植区划初步研究 | 第67-68页 |
3.4.3 陕西省药用植物种植区划的意义 | 第68-69页 |
第4章 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药用植物DNA C-值 | 第69-87页 |
第一节 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黄芩基因组大小的方法及条件优化 | 第69-78页 |
摘要 | 第69-70页 |
4.1.1 供试材料 | 第70页 |
4.1.2 方法 | 第70-71页 |
4.1.3 结果与分析 | 第71-75页 |
4.1.4 讨论 | 第75-78页 |
第二节 应用流式细胞术新测定66种药用植物DNA C-值 | 第78-87页 |
摘要 | 第78-79页 |
4.2.1 材料 | 第79页 |
4.2.2 方法 | 第79-80页 |
4.2.3 结果与分析 | 第80-86页 |
4.2.4 讨论 | 第86-87页 |
结论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103页 |
附录 | 第103-105页 |
致谢 | 第105-10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