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发展动态 | 第10-14页 |
1. 国内研究现状及其发展 | 第10-12页 |
2. 国外研究现状及其发展 | 第12-14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 比较分析法 | 第14页 |
2. 实证分析法 | 第14-15页 |
一、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概述 | 第15-18页 |
(一) 环境公益诉讼概述 | 第15-17页 |
1. 环境公益诉讼的概念 | 第15页 |
2. 环境公益诉讼的特点 | 第15-17页 |
(二)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概述 | 第17-18页 |
1.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概念 | 第17页 |
2.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特点 | 第17-18页 |
二、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现状 | 第18-27页 |
(一) 我国立法中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理论 | 第18-20页 |
1. 《民事诉讼法》第55条 | 第18页 |
2. 我国法律对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规定的不足 | 第18-20页 |
(二) 我国司法实践中的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 | 第20-27页 |
1. 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具体做法 | 第20-22页 |
2. 我国司法实践与理论上的不同 | 第22-27页 |
三、国外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规定 | 第27-35页 |
(一) 英美法系国家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理论 | 第27-31页 |
1. 美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理论发展 | 第27-28页 |
2. 英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理论发展 | 第28-29页 |
3. 印度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理论发展 | 第29-31页 |
(二) 大陆法系国家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理论 | 第31-33页 |
1. 德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理论发展 | 第31-32页 |
2. 日本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理论发展 | 第32-33页 |
(三) 国外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规定对我国的启示 | 第33-35页 |
四、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完善 | 第35-44页 |
(一) 检察机关 | 第35-37页 |
(二) 环境行政职能部门 | 第37-40页 |
(三) 环保组织 | 第40-43页 |
(四) 公民个人 | 第43-44页 |
五、在我国现有法律框架下开展环境公益诉讼立法建议 | 第44-50页 |
(一) 立法明确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范围 | 第44-45页 |
(二) 设置诉讼前置程序 | 第45页 |
(三) 合理分配举证责任 | 第45-46页 |
(四) 合理分担诉讼费用 | 第46-47页 |
(五) 延长诉讼时效 | 第47-48页 |
(六) 设立奖励制度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