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蛋白质论文

生长素结合蛋白与磷感应蛋白复合物的表达纯化和结晶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一篇 拟南芥生长素结合蛋白在昆虫细胞中表达和纯化第13-61页
    第1章 引言第13-25页
        1.1 蛋白质表达系统概述第13-16页
            1.1.1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第14-15页
            1.1.2 真核表达系统的研究进展第15-16页
        1.2 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第16-18页
            1.2.1 昆虫细胞培养研究进展第16-17页
            1.2.2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的研究进展第17-18页
            1.2.3 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的局限性第18页
            1.2.4 昆虫细胞工程研究进展第18页
        1.3 生长素研究概述第18-20页
            1.3.1 生长素的发现简史第19页
            1.3.2 生长素的生物学功能第19-20页
        1.4 生长素结合蛋白与TMK的生物学功能第20-23页
            1.4.1 ABP1的相关功能研究第20-22页
            1.4.2 Germin家族成员与生长素结合蛋白第22-23页
            1.4.3 TMK的相关功能研究第23页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3-25页
    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25-42页
        2.1 实验材料第25-28页
            2.1.1 实验用菌株第25页
            2.1.2 实验用细胞株第25-27页
            2.1.3 实验用载体第27-28页
        2.2 实验方法第28-42页
            2.2.1 实验常用试剂配制第28-30页
            2.2.2 原核表达系统克隆构建第30-31页
            2.2.3 原核表达系统中的蛋白表达第31-32页
            2.2.4 真核表达系统克隆构建第32页
            2.2.5 蓝白斑筛选及重组杆粒的提取与包装第32-35页
            2.2.6 重组病毒的扩增第35-36页
            2.2.7 真核表达系统中的蛋白表达第36页
            2.3.8 昆虫细胞中蛋白的分泌表达第36-37页
            2.2.9 免疫印迹鉴定第37-38页
            2.2.10 胞内蛋白的提取纯化第38-40页
            2.2.11 分泌蛋白的提取纯化第40页
            2.2.12 基于分子筛层析色谱的蛋白质相互作用试验第40-41页
            2.2.13 放射性配基与受体结合分析第41-42页
    第3章 结果第42-55页
        3.1 生长素结合蛋白的一级结构比对和预测的三维结构第42-44页
            3.1.1 生长素结合蛋白的一级结构比对和分析第42-43页
            3.1.2 生长素结合蛋白的三维结构预测和比对第43-44页
        3.2 大肠杆菌中表达的生长素结合蛋白的纯化与分析第44-45页
            3.2.1 ABP1及ABL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纯化第44-45页
            3.2.2 大肠杆菌表达的ABP1及ABL蛋白的分子筛层析色谱分析第45页
        3.3 昆虫细胞内表达的生长素结合蛋白的纯化与分析第45-49页
            3.3.1 ABP1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与鉴定第46页
            3.3.2 ABP1在昆虫细胞中的大量表达与纯化第46-47页
            3.3.3 ABL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与鉴定第47-49页
            3.3.4 ABL在昆虫细胞中的大量表达与纯化第49页
        3.4 生长素结合蛋白与TMK1胞外域在昆虫细胞中的分泌与纯化第49-52页
            3.4.1 ABL蛋白在昆虫细胞中的分泌第50-51页
            3.4.2 ABP1在昆虫细胞中的分泌与纯化第51页
            3.4.3 TMK1胞外域在昆虫细胞中的分泌与纯化第51-52页
        3.5 ABP1与TMK1胞外域的体外互作分析第52-53页
        3.6 放射性标记的生长素结合试验第53-55页
    第4章 总结与讨论第55-58页
        4.1 总结第55-56页
        4.2 讨论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第二篇 酵母磷感应蛋白复合物的表达、体外装配和纯化结晶第61-94页
    第1章 引言第61-69页
        1.1 目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优化第61-62页
        1.2 蛋白质纯化方法概述第62-64页
            1.2.1 蛋白质纯化的目标与原则第62-63页
            1.2.2 蛋白质各纯化方法的依据第63-64页
        1.3 多元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共表达第64-65页
            1.3.1 基于多质粒共转化的共表达第64-65页
            1.3.2 单质粒整合多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共表达第65页
        1.4 蛋白质结晶研究进展第65-66页
        1.5 酵母PHO途径研究背景第66-67页
        1.6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第67-69页
    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69-74页
        2.1 实验材料第69-70页
            2.1.1 实验用菌株第69页
            2.1.2 实验用载体第69-70页
        2.2 实验方法第70-74页
            2.2.1 初级克隆构建与鉴定第70-71页
            2.2.2 多元共表达系统及克隆构建鉴定第71页
            2.2.3 蛋白表达第71-72页
            2.2.4 蛋白纯化第72页
            2.2.5 结晶条件的筛选与优化第72-74页
    第3章 结果第74-88页
        3.1 PHO81的结构域组成分析与二级结构分析第74-76页
            3.1.1 PHO81的结构域组成分析第74页
            3.1.2 PHO81 SPX结构域的序列保守性分析和二级结构比对第74-76页
        3.2 PHO81的表达纯化与蛋白性质分析第76-82页
            3.2.1 PHO81全长的表达纯化第76页
            3.2.2 PHO81不同片段的表达纯化第76-78页
            3.2.3 PHO81-MD的表达纯化第78-79页
            3.2.4 PHO81蛋白SPX结构域的表达纯化第79-80页
            3.2.5 PHO81-SPX结构域点突变后蛋白的表达纯化第80-81页
            3.2.6 PHO81不同片段与PHO80和PHO85的共表达第81-82页
        3.3 PHO80与PHO85的体外互作第82-83页
        3.4 PHO80与PHO85的共表达及纯化结晶第83-85页
            3.4.1 PHO80与PHO85的共表达和纯化第83-85页
            3.4.2 PHO80与PHO85的共结晶第85页
        3.5 PHO80-PHO85与PHO81的体外互作与体外装配第85-88页
            3.5.1 PHO80-PHO85与PHO81蛋白MD结构域的体外互作试验第85-86页
            3.5.2 PHO80-PHO85与PHO81蛋白SPX结构域的体外互作试验第86-88页
    第4章 总结与讨论第88-91页
        4.1 总结第88-89页
        4.2 讨论第89-91页
    参考文献第91-94页
附录第94-96页
致谢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丝氨酸内酯信号分子影响电活性生物膜产电呼吸的效果与机制
下一篇:拟南芥ANGUSTIFOLIA增强子ANE1的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