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第6-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绪论 | 第12-16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2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三、研究意义与创新价值 | 第14-16页 |
第一章 新世纪文学忏悔意识发生的文化语境与文学资源 | 第16-28页 |
第一节 近现代中国新文学忏悔意识的兴起 | 第16-21页 |
一、缺乏罪感的中国传统文化 | 第16-18页 |
二、西方文化冲击下的忏悔意识形成 | 第18-20页 |
三、现代文学中忏悔意识的表现特征 | 第20-21页 |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忏悔意识发生的文学资源 | 第21-28页 |
一、西方文学中的忏悔思想 | 第21-25页 |
二、新时期以来文学中的“忏悔”文本 | 第25-28页 |
第二章 宗教视域下的忏悔意识 | 第28-50页 |
第一节 “上帝之约”与信“佛”之路 | 第28-35页 |
一、“上帝之约”的救赎与“良知的写作” | 第28-32页 |
二、忏悔——信“佛”的皈依之路 | 第32-35页 |
第二节 忏悔——规范个体行为的宗教道德自律 | 第35-42页 |
一、反思向道德自律的过渡 | 第36-39页 |
二、道德劝善向宗教信仰的升华 | 第39-42页 |
第三节 皈依宗教的救赎 | 第42-50页 |
一、摆脱精神困顿的途径 | 第42-45页 |
二、面向神的罪感救赎 | 第45-50页 |
第三章 人性视域中的忏悔意识 | 第50-69页 |
第一节 从控诉现实到荡涤灵魂的忏悔 | 第50-56页 |
一、推向他者的控诉 | 第51-54页 |
二、荡涤灵魂的忏悔自省 | 第54-56页 |
第二节 良心的超我实现 | 第56-62页 |
一、罪感的“自我”审视 | 第57-59页 |
二、良心的超我重建 | 第59-62页 |
第三节 重塑人性的忏悔救赎 | 第62-69页 |
一、人格的净化与重塑 | 第63-65页 |
二、心灵家园的重构 | 第65-69页 |
结语:忏悔意识之于当代中国文学的意义 | 第69-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附表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