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8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4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第10-12页 |
第2章 关于《步辇图》(宋摹·传阎立本) | 第12-20页 |
2.1 关于《步辇图》的基本信息 | 第12-14页 |
2.2 《步辇图》中的图像溯源 | 第14-16页 |
2.2.1 辇与坐姿 | 第14-15页 |
2.2.2 礼与帝王像 | 第15-16页 |
2.3 《步辇图》的时代背景 | 第16-20页 |
2.3.1 唐太宗的政治情怀 | 第16-17页 |
2.3.2 儒家文学的复兴 | 第17-18页 |
2.3.3 帝王的扶持与学士群体的参与 | 第18-20页 |
第3章 《步辇图》的构图形式特征分析 | 第20-26页 |
3.1 人物群像的处理 | 第20-22页 |
3.2 平衡 | 第22-24页 |
3.3 运动 | 第24页 |
3.4 布白 | 第24-26页 |
第4章 《步辇图》的技法分析 | 第26-32页 |
4.1 笔墨 | 第26-28页 |
4.2 设色 | 第28-29页 |
4.3 造型 | 第29-32页 |
第5章 以《步辇图》为代表的初唐绘画对盛唐人物画的影响 | 第32-36页 |
结语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致谢 | 第42-4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