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9-23页 |
| 1.1 背景与意义 | 第9-12页 |
| 1.1.1 背景 | 第9-11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 1.2.1 国外文献及评述 | 第12-15页 |
| 1.2.2 国内文献及评述 | 第15-20页 |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 1.3.1 研究思路 | 第20页 |
| 1.3.2 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21页 |
| 1.4 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 | 第21-23页 |
| 1.4.1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 1.4.2 主要创新 | 第22-23页 |
| 2 理论基础与方法模型 | 第23-30页 |
| 2.1 空间经济学中的空间组织理论 | 第23-25页 |
| 2.1.1 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论 | 第23-24页 |
| 2.1.2 梯度推移理论 | 第24-25页 |
| 2.1.3 中心—外围理论 | 第25页 |
| 2.2 区际经济联系中的空间结构效应 | 第25-27页 |
| 2.2.1 空间结构的内部联系效应 | 第25-26页 |
| 2.2.2 空间结构的传递效应 | 第26-27页 |
| 2.2.3 空间结构的增长效应 | 第27页 |
| 2.3 区域经济空间研究方法 | 第27-30页 |
| 2.3.1 空间异质与空间自相关 | 第28页 |
| 2.3.2 空间单元邻近关系与空间权重 | 第28-29页 |
| 2.3.3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eographicallyweighted regression,GWR) | 第29-30页 |
| 3 浙江省县域经济空间关联的实证检验 | 第30-42页 |
| 3.1 研究区域、数据选取及研究方法 | 第30-32页 |
| 3.1.1 研究方法介绍 | 第30页 |
| 3.1.2 研究区域与数据选取 | 第30-31页 |
| 3.1.3 数据处理 | 第31-32页 |
| 3.2 浙江省县域经济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 第32-42页 |
| 3.2.1 全局空间关联性分析 | 第32-35页 |
| 3.2.2 局部空间关联性分析 | 第35-38页 |
| 3.2.3 时序的空间关联性分析 | 第38-42页 |
| 4 县域空间关联经济效应分析 | 第42-48页 |
| 4.1 混合空间自回归模型介绍 | 第42-44页 |
| 4.1.1 空间滞后模型(SAR) | 第42-43页 |
| 4.1.2 空间误差模型(SEM) | 第43-44页 |
| 4.2 空间回归的实证分析及结果 | 第44-48页 |
| 4.2.1 测算模型与变量选取 | 第44页 |
| 4.2.2 回归分析的参数估计与结果 | 第44-48页 |
| 5 结论与对策 | 第48-51页 |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48-49页 |
| 5.2 政策建议 | 第4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 附录 原始数据 | 第54-62页 |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