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自动搓背机器人系统的研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2页
    1.2 国内外现状第12-16页
        1.2.1 国内搓背机器人的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国外搓背与按摩机器人的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16页
    1.4 本章小结第16-17页
第二章 搓背机器人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第17-24页
    2.1 引言第17-18页
        2.1.1 搓背的作用第17页
        2.1.2 搓背的主要手法第17-18页
    2.2 搓背机器人主要性能要求第18-20页
        2.2.1 搓背数据的采集第18-19页
        2.2.2 搓背手的运动范围确定第19页
        2.2.3 搓背的力度分析第19页
        2.2.4 搓背运动曲线的确定第19-20页
    2.3 总体方案设计第20-23页
        2.3.1 机架设计第21-22页
        2.3.2 搓背机构方案设计第22-23页
    2.4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搓背机器人系统机构设计第24-32页
    3.1 材料的选择第24页
    3.2 总体结构设计第24-28页
        3.2.1 机架的设计第25-26页
        3.2.2 传动装置的选择第26-28页
    3.3 搓背机构的设计第28-31页
        3.3.1 搓背机构的总体结构方案第28-29页
        3.3.2 搓背机构运动分析第29-31页
        3.3.3 搓背头的设计第31页
    3.4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四章 基于MATLAB仿真分析及尺寸综合设计第32-48页
    4.1 MATLAB环境第32页
    4.2 基于Simulink的新型长幅内摆线机构运动学仿真第32-36页
        4.2.1 系统模型建立第33页
        4.2.2 编制计算函数第33-34页
        4.2.3 系统仿真的建立第34页
        4.2.4 仿真的实现第34-36页
    4.3 新型长幅内摆线机构尺度综合设计第36-43页
        4.3.1 机构尺寸综合概述第36-37页
        4.3.2 建立机构数值图谱库第37-40页
        4.3.3 提取预期曲线的特征参数第40页
        4.3.4 模糊识别确定最贴近的基本尺寸型第40-43页
    4.4 基于SimMechanics的动力学仿真第43-47页
        4.4.1 机构模型的建立第43-45页
        4.4.2 定义机构受力与驱动第45-46页
        4.4.3 仿真结果第46-47页
    4.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控制系统设计及实验验证第48-61页
    5.1 自动搓背任务分析第48页
    5.2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第48-54页
        5.2.1 PLC的选型第49-50页
        5.2.2 步进电机的选型第50-51页
        5.2.3 驱动电路设计第51-54页
    5.3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第54-58页
        5.3.1 主程序设计第54页
        5.3.2 复位程序设计第54-55页
        5.3.3 自动模式设计第55页
        5.3.4 手动模式设计第55-56页
        5.3.5 安全保护模块设计第56-57页
        5.3.6 触摸屏的设计第57-58页
    5.4 自动搓背机器人的试验验证第58-60页
    5.5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6.1 本文研究的主要成果第61页
    6.2 主要创新点第61-62页
    6.3 研究工作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附录 搓背系统控制PLC图第66-69页
致谢第69-70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成果第70-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的多机器人一致性与编队控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光电角度传感器的同轴双筒流变仪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