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侧向层析检测试纸的研发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8-16页 |
1.1 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概述 | 第8-10页 |
1.1.1 HCG的生理意义 | 第9页 |
1.1.2 HCG在体内的变化情况 | 第9-10页 |
1.1.3 HCG的检测 | 第10页 |
1.2 胶体金免疫层析的概述 | 第10-12页 |
1.2.1 胶体金结构 | 第10-11页 |
1.2.2 制备胶体金(水相)的方法 | 第11页 |
1.2.3 金纳米粒子(油相)的制备 | 第11-12页 |
1.3 免疫胶体金层析技术概述 | 第12-15页 |
1.3.1 免疫胶体金层析技术特点 | 第12页 |
1.3.2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检测原理 | 第12-14页 |
1.3.3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应用 | 第14-15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目的 | 第15-1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6-23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6-17页 |
2.1.1 主要仪器 | 第16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16-17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7-23页 |
2.2.1 金的选择 | 第17-20页 |
2.2.2 胶体金标记物的制备 | 第20-21页 |
2.2.3 试纸材料的选择 | 第21页 |
2.2.4 试纸条的组装 | 第21-22页 |
2.2.5 试纸条的测试 | 第22-2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3-31页 |
3.1 胶体金的表征 | 第23-25页 |
3.1.1 胶体金目测结果 | 第23-24页 |
3.1.2 粒度仪测试结果 | 第24页 |
3.1.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检测结果 | 第24-25页 |
3.2 纳米金颗粒的表征 | 第25-27页 |
3.2.1 纯化纳米金颗粒 | 第25-26页 |
3.2.2 纳米金颗粒目测结果 | 第26页 |
3.2.3 粒度仪测试结果 | 第26-27页 |
3.2.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测试结果 | 第27页 |
3.3 胶体金与纳米金颗粒的对比结果 | 第27-28页 |
3.4 胶体金标记物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结果 | 第28页 |
3.5 试纸材料的选择结果 | 第28-29页 |
3.5.1 硝酸纤维素膜的选择 | 第28-29页 |
3.6 试纸条的测试 | 第29-31页 |
3.6.1 试纸条阴性结果 | 第29-30页 |
3.6.2 试纸条阳性结果 | 第30页 |
3.6.3 试纸条灵敏度对比测试结果 | 第30-31页 |
3.6.4 试纸条重复性测试结果 | 第31页 |
3.6.5 试纸条稳定性检测结果 | 第31页 |
4 讨论 | 第31-32页 |
5 结论 | 第32页 |
6 展望 | 第32-33页 |
致谢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作者介绍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