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小窗及其子弟书研究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绪论 | 第10-19页 |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2 韩小窗及其子弟书的研究状况 | 第11-17页 |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1.3 写作思路 | 第17-19页 |
| 2 韩小窗生平和著述考订 | 第19-37页 |
| 2.1 韩小窗生卒年考论 | 第19-25页 |
| 2.2 韩小窗的子弟书篇目数量考订 | 第25-37页 |
| 3 韩小窗子弟书的题材来源与改编 | 第37-45页 |
| 3.1 题材来源 | 第37-39页 |
| 3.2 韩氏改编 | 第39-45页 |
| 3.2.1 依托原文,大同小异 | 第40-41页 |
| 3.2.2 融合前后,增删损益 | 第41-43页 |
| 3.2.3 借笔生新,独出机杼 | 第43-45页 |
| 4 “小窗体”的创作特色 | 第45-70页 |
| 4.1 “小窗体”的情结 | 第45-53页 |
| 4.1.1 春恨秋悲情结 | 第46-48页 |
| 4.1.2 女儿情结 | 第48-51页 |
| 4.1.3 忠义情结 | 第51-53页 |
| 4.2 “小窗体”的语言特色 | 第53-62页 |
| 4.2.1 以北方十三辙作韵脚 | 第53-55页 |
| 4.2.2 改组诗句,巧用典故 | 第55-56页 |
| 4.2.3 口语与书面语交融 | 第56-60页 |
| 4.2.4 赋赞般的环境铺排描写 | 第60-62页 |
| 4.3 “小窗体”的叙事艺术 | 第62-70页 |
| 4.3.1 叙事体制 | 第62-64页 |
| 4.3.2 叙事手法 | 第64-70页 |
| 5 韩小窗子弟书对后世曲艺的影响 | 第70-73页 |
| 5.1 韩小窗子弟书在后世曲艺的改编情况 | 第70-71页 |
| 5.2 韩小窗子弟书对后世曲艺的发展 | 第71-73页 |
| 结语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