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粗糙表面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1.2.1 有限元模型 | 第9-10页 |
1.2.2 统计学接触模型 | 第10-11页 |
1.2.3 分形接触模型 | 第11-12页 |
1.3 本文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主要章节分布 | 第12-14页 |
2 分形理论简述 | 第14-22页 |
2.1 分形理论概述 | 第14页 |
2.2 粗糙表面的分形表征 | 第14-17页 |
2.2.1 分形维数的定义 | 第14-15页 |
2.2.2 分形维数的计算 | 第15-17页 |
2.3 分形粗糙表面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 第17-21页 |
2.3.1 二维粗糙表面形貌 | 第17-20页 |
2.3.2 三维粗糙表面的形貌 | 第20-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3 二维粗糙表面弹塑性加卸载接触力学模型 | 第22-42页 |
3.1 二维粗糙表面和单个微凸体的几何模型 | 第22页 |
3.2 单个微凸体加卸载接触力学模型 | 第22-26页 |
3.2.1 加载过程 | 第22-24页 |
3.2.2 卸载过程 | 第24-26页 |
3.3 微凸体的面积密度分布函数 | 第26-27页 |
3.4 加卸载真实接触面积和接触压力 | 第27-35页 |
3.4.1 加载过程 | 第27-29页 |
3.4.2 卸载过程 | 第29-35页 |
3.5 数值算例分析 | 第35-4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4 三维粗糙表面的弹塑性加卸载接触模型 | 第42-64页 |
4.1 三维粗糙表面几何模型 | 第42页 |
4.2 微凸体的加卸载接触模型 | 第42-48页 |
4.2.1 微凸体的几何模型 | 第42页 |
4.2.2 微凸体加卸载力学模型 | 第42-48页 |
4.3 粗糙表面的真实接触面积与总接触压力 | 第48-58页 |
4.3.1 粗糙表面上微凸体的修正截断面积密度分布函数 | 第48-49页 |
4.3.2 真实接触面积与总接触压力 | 第49-58页 |
4.4 结果与分析 | 第58-63页 |
4.4.1 数值仿真结果与讨论 | 第58-62页 |
4.4.2 模型对比与分析 | 第62-6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5 粗糙表面接触特性实验研究 | 第64-72页 |
5.1 粗糙表面几何形貌的测量和分形参数的确定 | 第64-68页 |
5.2 粗糙表面法向接触试验 | 第68-69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69-7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6.1 结论 | 第72-73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附录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