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Cu2+、Co2+、Ni2+与AAPTS的络合行为及其在HNbWO6及HTaWO6层间的插入行为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选题意义第11-27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无机层状化合物及无机层状复合材料概述第11-13页
        1.2.1 无机层状化合物的结构与类别第11-12页
        1.2.2 无机层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第12-13页
        1.2.3 制备无机层状复合材料的基本思路第13页
    1.3 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概述第13-19页
        1.3.1 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典型代表第14-17页
        1.3.2 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的柱撑机制第17-19页
        1.3.3 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的主要表征方法第19页
    1.4 氧化硅、氧化钛、氧化铜柱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研究进展第19-22页
        1.4.1 氧化硅柱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制备及应用第19-20页
        1.4.2 氧化钛柱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制备及应用第20-21页
        1.4.3 氧化铜柱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制备及应用第21-22页
    1.5 层状铌钨酸和钽钨酸概述第22-25页
        1.5.1 层状铌钨酸锂和钽钨酸锂及其结构第22页
        1.5.2 层状铌钨酸和钽钨酸第22-24页
        1.5.3 层状铌钨酸和钽钨酸在催化领域的应用第24-25页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和意义第25-27页
第二章 Cu~(2+)与AAPTS的络合行为及Cu(AAPTS)_2~(+2)与正丙胺预支撑铌钨酸(或钽钨酸)的插层反应行为研究第27-50页
    2.1 实验部分第28-33页
        2.1.1 主要试剂第28-29页
        2.1.2 铌钨酸锂和水合铌钨酸的制备第29页
        2.1.3 正丙胺预支撑层状铌钨酸的制备第29-30页
        2.1.4 Cu(AAPTS)_2~(+2)与正丙胺预支撑层状铌钨酸的插层反应第30页
        2.1.5 钽钨酸锂和水合钽钨酸的制备第30-31页
        2.1.6 正丙胺预支撑层状钽钨酸的制备第31页
        2.1.7 Cu(AAPTS)_2~(+2)与正丙胺预支撑层状钽钨酸的插层反应第31页
        2.1.8 结构表征及光吸收性能测试第31-32页
        2.1.9 铜含量测定第32-33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33-49页
        2.2.1 水合铌钨酸和正丙胺预支撑铌钨酸的合成与结构第33-34页
        2.2.2 Cu(AAPTS)_2~(+2)与 C3-HNbWO_6插层反应结果及氧化铜和氧化硅共柱撑层状铌钨酸第34-42页
        2.2.3 洗涤条件对纯 AAPTS 与 C3-HNbWO_6插层反应产物结构的影响第42-43页
        2.2.4 水合钽钨酸和正丙胺预支撑钽钨酸的合成与结构第43-44页
        2.2.5 Cu(AAPTS)_2~(+2)+与 C3-HTaWO_6插层反应结果及氧化铜和氧化硅共柱撑层状钽钨酸第44-49页
    2.3 结论第49-50页
第三章 Co~(2+)与 AAPTS 的络合行为及 Co(AAPTS)_n~(2+)与正丙胺预支撑铌钨酸(或钽钨酸)的插层反应行为研究第50-62页
    3.1 实验部分第50-52页
        3.1.1 主要试剂第50页
        3.1.2 Co(AAPTS)_n~(2+)与正丙胺预支撑层状铌钨酸(或钽钨酸)的插层反应第50-51页
        3.1.3 结构表征及光吸收性能测试第51页
        3.1.4 钴含量测定第51-52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52-60页
        3.2.1 Co(AAPTS)_n~(2+)与 C3-HNbWO_6的插层反应结果及钴的氧化物和氧化硅共柱撑层状铌钨酸第52-57页
        3.2.2 Co(AAPTS)_n~(2+)与 C3-HTaWO_6的插层反应结果及钴的氧化物和氧化硅共柱撑层状钽钨酸第57-60页
    3.3 结论第60-62页
第四章 AAPTS 和 Ni~(2+)在正丙胺预支撑铌钨酸(或钽钨酸)层间的插层行为及其在层间的现场络合作用第62-74页
    4.1 实验部分第62-64页
        4.1.1 主要试剂第62页
        4.1.2 AAPTS 和 Ni~(2+)与正丙胺预支撑层状铌钨酸(或钽钨酸)的插层反应第62-63页
        4.1.3 结构表征及光吸收性能测试第63页
        4.1.4 镍含量测定第63-64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64-73页
        4.2.1 AAPTS 和 Ni~(2+)与 C3-HNbWO_6的插层反应结果及氧化镍和氧化硅共柱撑层状铌钨酸第64-69页
        4.2.2 AAPTS 和 Ni~(2+)与 C3-HTaWO_6的插层反应结果及氧化镍与氧化硅共柱撑钽钨酸第69-73页
    4.3 结论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80页
个人简历第80-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β,β-双取代联噻吩染料的合成及取代基对DSSCs性能影响研究
下一篇:手性S,N-咪唑啉配体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烯丙基化反应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