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茄果类论文--番茄(西红柿)论文

番茄LeHB-1正反义果实特异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对番茄的遗传转化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1页
    1.1 ACC 氧化酶的研究进展第10页
    1.2 植物转录因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5页
        1.2.1 植物转录因子的结构第10-11页
        1.2.2 植物转录因子的分类及功能第11-13页
            1.2.2.1 HD-Zip 转录因子家族功能研究第12-13页
        1.2.3 研究转录因子的方法第13-15页
            1.2.3.1 植物转录因子基因分离的方法第13页
            1.2.3.2 植物转录因子功能表达的分析方法第13-15页
    1.3 植物启动子的研究进展第15-17页
        1.3.1 启动子的结构第16页
        1.3.2 启动子的分类第16-17页
            1.3.2.1 组成型启动子第16页
            1.3.2.2 组织特异启动子第16-17页
    1.4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研究进展第17-19页
        1.4.1 农杆菌介导的瞬时表达系统第17-18页
        1.4.2 转化外源基因的稳定表达第18-19页
    1.5 研究目的意义第19-20页
    1.6 技术路线第20-21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1-29页
    2.1 材料第21页
        2.1.1 材料第21页
        2.1.2 试剂第21页
    2.2 方法第21-29页
        2.2.1 果实特异启动子 2A11 的克隆第21-23页
            2.2.1.1 番茄幼苗的培养和基因组 DNA 的提取第21-22页
            2.2.1.2 引物设计第22页
            2.2.1.3 PCR 扩增及产物纯化第22-23页
            2.2.1.4 目的片段与克隆载体的链接第23页
            2.2.1.5 连接产物转化至大肠杆菌 DH5α第23页
            2.2.1.6 阳性克隆的筛选鉴定及测序第23页
        2.2.2 植物特异表达载体 pBI121-2A11 的构建第23-25页
        2.2.3 番茄农杆菌瞬时表达系统建立及活性检测第25页
        2.2.4 番茄 LeHB-1 基因的克隆第25-28页
            2.2.4.1 番茄总 RNA 提取第25-26页
            2.2.4.2 引物设计第26页
            2.2.4.3 RT-PCR第26-27页
            2.2.4.4 PCR 扩增及产物纯化第27页
            2.2.4.5 克隆载体连接、转化、鉴定第27页
            2.2.4.6 番茄特异正反义表达载体 pBI121-2A11-HB-1 的构建第27-28页
        2.2.5 农杆菌介导的番茄遗传转化第28-29页
            2.2.5.1 无菌外植体的获得第28页
            2.2.5.2 农杆菌菌液的制备第28页
            2.2.5.3 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继代培养第28页
            2.2.5.4 抗性芽的生根第28页
            2.2.5.5 炼苗和移栽第28页
            2.2.5.6 转基因植株的初步检测第28-29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9-36页
    3.1 番茄果实特异性启动子 2A11 的克隆第29-30页
    3.2 果实特异表达载体 PBI121-2A11 的构建和鉴定第30-31页
    3.3 LeHB-1 的克隆第31-32页
    3.4 pBI121-2A11-HB-1 特异表达载体的构建和双酶切鉴定第32-33页
    3.5 重组植物表达载体对农杆菌的转化及其鉴定第33页
    3.6 番茄的遗传转化第33-34页
    3.7 转基因番茄植株的 PCR 检测第34-36页
第四章 讨论第36-38页
    4.1 pBI121-2A11-HB-1 果实特异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6页
    4.2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第36-38页
第五章 结论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4页
附录第44-49页
缩略词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个人简介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葡萄SBP11基因调控拟南芥早花及发育变化的机理
下一篇:簇毛麦新型HMW-GS的序列分析及加工品质效应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