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施工论文--施工方法论文

预应力锚索在隧道洞口顺层仰坡加固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16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1 顺层仰坡稳定性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预应力锚索锚固技术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第14-16页
2 顺层仰坡稳定性分析第16-30页
    2.1 顺层仰坡分类第16-17页
        2.1.1 岩层岩性划分第16-17页
        2.1.2 岩层倾角划分第17页
    2.2 影响顺层仰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第17-20页
        2.2.1 内在因素第17-19页
        2.2.2 外在因素第19-20页
    2.3 顺层仰坡的破坏模式第20-22页
        2.3.1 基于几何形态的分类第20-21页
        2.3.2 基于变形破坏机理的分类第21-22页
    2.4 常用的顺层仰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第22-29页
        2.4.1 单平面滑裂面法第22-23页
        2.4.2 简化Bishop法第23-24页
        2.4.3 Sarma法第24-26页
        2.4.4 传递系数法第26-29页
        2.4.5 强度折减法第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3 预应力锚索加固顺层仰坡的理论分析第30-41页
    3.1 隧道洞口顺层仰坡加固方法第30-34页
        3.1.1 预应力锚索加固第30-31页
        3.1.2 锚杆支护第31-33页
        3.1.3 抗滑桩支护第33-34页
    3.2 预应力锚索分类第34-36页
        3.2.1 拉力型锚索第34-35页
        3.2.2 压力型锚索第35页
        3.2.3 压力分散型锚索第35-36页
    3.3 预应力锚索加固顺层仰坡的计算方法第36-40页
        3.3.1 锚索锚固参数设计计算第36-39页
        3.3.2 改进的传递系数法第39-40页
    3.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4 工程应用第41-54页
    4.1 工程概况第41-42页
    4.2 自然状态下仰坡稳定性分析第42-45页
        4.2.1 计算模型的建立第42-43页
        4.2.2 稳定性计算结果分第43-45页
    4.3 预应力锚索锚固参数确定第45-46页
    4.4 加锚后仰坡稳定性分析第46-50页
        4.4.1 传统传递系数法仰坡稳定性计算第46-48页
        4.4.2 改进传递系数法仰坡稳定性计算第48-49页
        4.4.3 Sarma法仰坡稳定性计算第49页
        4.4.4 不同稳定性分析方法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第49-50页
    4.5 预应力锚索施工方案第50-53页
        4.5.1 总体方案第50-51页
        4.5.2 具体方案第51-53页
    4.6 本章小结第53-54页
5 Midas有限元软件数值模拟第54-62页
    5.1 有限元软件的介绍第54页
    5.2 自然状态下顺层仰坡的数值模拟第54-58页
        5.2.1 基本假定第54页
        5.2.2 接触单元第54-55页
        5.2.3 设定边界条件及计算参数第55页
        5.2.4 模型建立和网格划分第55-56页
        5.2.5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56-58页
    5.3 加锚后顺层仰坡的数值模拟第58-61页
        5.3.1 基本假定第58页
        5.3.2 边界条件及计算参数第58-59页
        5.3.3 模型建立和网格划分第59-60页
        5.3.4 锚固荷载的施加第60页
        5.3.5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60-61页
    5.4 本章小结第61-62页
6 现场监测分析第62-68页
    6.1 监测对象选取第62页
    6.2 监测点布设第62-65页
    6.3 监测结果分析第65-68页
7 结论及展望第68-70页
    7.1 结论第68-69页
    7.2 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曲线钢—混凝土组合梁桥爬移行为研究
下一篇:地铁盾构施工中地表沉降的数值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