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横向冲击变形和损伤细观结构机理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1 绪论第12-19页
    1.1 前言第12页
    1.2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质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1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准静态力学性质实验研究第13页
        1.2.2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冲击动力学性质实验研究第13-14页
        1.2.3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结构模型第14-15页
        1.2.4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质数值仿真研究第15-16页
    1.3 高速摄影技术在复合材料力学研究中的应用第16-17页
    1.4 目前工作总结第17页
    1.5 本文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第17-19页
        1.5.1 研究思路第18页
        1.5.2 论文章节安排第18-19页
2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制备及横向冲击测试第19-26页
    2.1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制备第19-23页
        2.1.1 三维编织预成型体第19-20页
        2.1.2 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第20-23页
    2.2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横向冲击测试第23-25页
        2.2.1 测试装置第23页
        2.2.2 测试原理第23-25页
        2.2.3 冲击变形记录及位移测量第25页
    2.3 本章小结第25-26页
3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横向冲击力学响应第26-41页
    3.1 冲击气压第26-27页
        3.1.1 横向冲击应力波多次冲击过程第26-27页
        3.1.2 冲击气压对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第27页
        3.1.3 冲击气压对材料冲击变形影响第27页
    3.2 轴纱第27-34页
        3.2.1 轴纱对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第28页
        3.2.2 轴纱对材料失效前冲击变形影响第28-30页
        3.2.3 轴纱对材料失效后冲击变形影响第30-32页
        3.2.4 轴纱对材料冲击破坏模式影响第32-34页
    3.3 编织角第34-40页
        3.3.1 编织角对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第34-35页
        3.3.2 编织角对材料失效前冲击变形影响第35-36页
        3.3.3 编织角对材料失效后冲击变形影响第36-38页
        3.3.4 编织角对材料冲击破坏模式影响第38-40页
    3.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4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单胞模型及横向冲击数值计算第41-55页
    4.1 三单胞几何模型第41-42页
        4.1.1 模型假设第41页
        4.1.2 模型建立第41页
        4.1.3 纱线方向角第41-42页
    4.2 三单胞材料模型第42-46页
        4.2.1 纤维填充系数第42页
        4.2.2 单胞体积分数第42-43页
        4.2.3 纱线力学性能第43-44页
        4.2.4 局部和全局坐标下单胞模型力学性能转换第44-46页
    4.3 横向冲击有限元模型第46-48页
        4.3.1 几何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第46-47页
        4.3.2 接触和约束条件第47页
        4.3.3 材料破坏准则第47-48页
    4.4 有限元结果与讨论第48-53页
        4.4.1 材料失效前冲击变形数值分析第48-51页
        4.4.2 材料失效后冲击变形数值分析第51-53页
    4.5 本章小结第53-55页
5 结论与展望第55-57页
    5.1 结论第55页
    5.2 展望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ZIF-8/GO复合材料对含水甲苯吸附性能探索及其光学性质的研究
下一篇:二维TiO2纳米片的制备、改性及电化学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