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论 | 第8-11页 |
(一)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 国外关于公正的研究现状 | 第9页 |
2、 国内关于公正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一、 公正思想的伦理学实质 | 第11-21页 |
(一) 公正的伦理学延伸 | 第11-12页 |
1、 政府权能意义上的正义 | 第11页 |
2、 个体德性意义上的正直 | 第11-12页 |
3、 社会伦理意义上的公平 | 第12页 |
(二) 公正的伦理学寓意 | 第12-16页 |
1、 权利与义务相等是伦理的根本要求 | 第13页 |
2、 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是伦理的依据 | 第13-14页 |
3、 制度与道德互补是伦理的发展动力 | 第14-15页 |
4、 共享与共建是伦理的原则 | 第15-16页 |
(三) 公正的伦理学地位 | 第16-21页 |
1、 公正是伦理学的根本原则 | 第16-18页 |
2、 公正是伦理学的重要内容和核心范畴 | 第18-19页 |
3、 公正是人类社会的道德价值目标 | 第19-21页 |
二、 公正的历史演变 | 第21-26页 |
(一) 我国公正思想的演变 | 第21-22页 |
1、 我国古代的公正思想 | 第21-22页 |
2、 我国近代的公正思想 | 第22页 |
3、 我国现代的公正思想 | 第22页 |
(二) 西方公正思想的演变 | 第22-25页 |
1、 西方早期公正思想 | 第22-23页 |
2、 中世纪欧洲的公正思想 | 第23页 |
3、 西方近代公正思想 | 第23-24页 |
4、 西方现代公正思想的发展 | 第24-25页 |
(三) 中西方公正思想综述 | 第25-26页 |
三、 我国公正缺失的伦理对策 | 第26-41页 |
(一) 我国公正缺失的体现及其原因 | 第26-29页 |
1、 我国公正缺失的体现 | 第26-28页 |
2、 我国公正缺失的原因 | 第28-29页 |
(二) 我国公正实现的伦理对策 | 第29-41页 |
1、 加强制度建设为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公平提供根本保障 | 第29-31页 |
2、 建立公正的利益协调机制,社会保障机制和监督机制 | 第31-32页 |
3、 完善道德赏罚机制,让社会成为"公正的社会” | 第32-37页 |
4、 加强社会公正教育,让个人成为“公正的个人” | 第37-41页 |
结束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