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浅论非标金融产品现状、意义、风险控制与政策建议

附件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目录第7-8页
前言第8-9页
第1章 非标金融产品的发展情况及原因分析第9-13页
    1.1 非标金融产品的定义第9-10页
    1.2 非标金融产品的发展第10-11页
    1.3 非标金融产品的现状第11页
    1.4 非标金融产品的根源第11-12页
    1.5 非标金融产品的监管第12-13页
第2章 非标金融产品的现实意义第13-15页
    2.1 加速中国金融创新第13页
    2.2 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第13页
    2.3 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第13-14页
    2.4 增加居民和企业财产性收入第14页
    2.5 增加金融机构收入第14-15页
第3章 七宗罪:非标金融产品的问题和风险第15-19页
    3.1 导致货币空转,干扰宏观经济正常运转和调控第15-16页
    3.2 过度集中于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抬高集中度风险第16页
    3.3 流动性管理要求较高,加剧市场流动性紧张第16-17页
    3.4 存在刚性兑付预期,加大金融机构信用风险第17页
    3.5 扭曲无风险收益水平,抑制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第17-18页
    3.6 产品重复创设增强隐蔽性,金融风险更易传染、难以隔离第18页
    3.7 产品投向不够透明,信息披露严重缺失第18-19页
第4章 疏:经济转型升级,疏通非标金融产品产生源头第19-22页
    4.1 全面深化体制改革,充分释放改革红利第19页
    4.2 改革政绩考核机制,完善地方财税体系第19-20页
    4.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探索新型工业化之路第20-22页
第5章 导:推动金融创新,引导非标金融产品转向规范第22-28页
    5.1 资产证券化第22-23页
    5.2 市政债第23-24页
    5.3 私募债第24-25页
    5.4 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第25-26页
    5.5 多层次资本市场第26页
    5.6 银行资产管理计划第26-28页
第6章 堵:加强金融监管,堵塞非标金融产品风险漏洞第28-31页
    6.1 进一步明确理财产品法律定位第28-29页
    6.2 进一步加强金融产品信息采集第29页
    6.3 进一步完善银行资本约束机制第29-30页
    6.4 进一步做实投资者教育和保护第30-31页
第7章 结语第31-32页
参考文献第32-33页
致谢第33页

论文共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缺失数据下带约束条件的部分线性变系数EV模型的估计
下一篇:黑龙江省建行柜面业务检查资源整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