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序言 | 第9-10页 |
一、 行政规章及行政规章可诉性的概念 | 第10-18页 |
(一) 行政规章的概念 | 第10-12页 |
1.行政规章的涵义与特征 | 第10-11页 |
2.行政规章的性质与作用 | 第11-12页 |
(二) 行政规章可诉性的概念及观点评析 | 第12-14页 |
1.行政规章可诉性的涵义 | 第12-13页 |
2.行政规章可诉性的观点评析 | 第13-14页 |
(三) 国外主要国家的行政规章诉讼制度 | 第14-18页 |
1.英美法系国家行政规章诉讼制度 | 第15-16页 |
2.大陆法系国家行政规章诉讼制度 | 第16-17页 |
3.两大法系行政规章诉讼制度比较分析及其借鉴 | 第17-18页 |
二、 行政规章不可诉的危害及可诉的必要性分析 | 第18-25页 |
(一) 我国现行行政规章审查监督体制的缺陷 | 第18-20页 |
1.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监督 | 第18-19页 |
2.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 | 第19页 |
3.我国现有行政规章审查监督体制的缺陷 | 第19-20页 |
(二) 行政规章侵权的表现及原因 | 第20-21页 |
1.行政规章越权 | 第20-21页 |
2.行政规章侵犯行政相对人的权利 | 第21页 |
3.自利主义、地方保护主义 | 第21页 |
4.行政规章侵权的原因 | 第21页 |
(三) 行政规章不可诉的弊端 | 第21-23页 |
1.不利于对行政权的制约与监督 | 第22页 |
2.不利于行政机关效率的提高 | 第22页 |
3.不利于维护行政相对人的权利 | 第22页 |
4.不利于依法行政与法治建设 | 第22-23页 |
(四) 行政规章可诉的法律依据、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 | 第23-25页 |
1.法律依据 | 第23-24页 |
2.理论依据 | 第24-25页 |
3.现实基础 | 第25页 |
三、 构建我国行政规章可诉制度 | 第25-30页 |
(一) 明确行政规章审查监督主体 | 第25-26页 |
1.设立行政法院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25页 |
2.行政法院的建构 | 第25-26页 |
(二) 行政规章可诉制度设计 | 第26-30页 |
1.修改行政诉讼法,扩大受案范围 | 第26页 |
2.明确行政规章诉讼的管辖权 | 第26页 |
3.明确行政规章诉讼审查标准 | 第26-27页 |
4.明确行政规章诉讼的提起方式以及提起主体 | 第27-28页 |
5.明确行政规章诉讼审查方式 | 第28-29页 |
6.明确行政规章诉讼裁判的类型及效力 | 第29-30页 |
结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致谢 | 第33-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