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9-13页 |
(一)研究的背景、价值及目的 | 第9-10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11-13页 |
一、见微知著:案件引发的思考 | 第13-17页 |
(一)中国第一起男女不同退休年龄案 | 第13-14页 |
(二)引发的思考 | 第14-17页 |
二、理论基础:反向歧视与女性平等就业权 | 第17-28页 |
(一)反向歧视之基本理论 | 第17-24页 |
(二)女性平等就业权相关理论 | 第24-28页 |
三、实证解读:女性特殊保护措施带来的反向歧视 | 第28-38页 |
(一)配额制下的反向歧视分析 | 第28-29页 |
(二)职业禁忌下的反向歧视分析 | 第29-31页 |
(三)全面二孩政策下的反向歧视分析 | 第31-33页 |
(四)探析一:特殊保护措施下女性遭受反向歧视的原因 | 第33-36页 |
(五)探析二:反向歧视与合理差别对待的界限 | 第36-38页 |
四、梳理挖掘:我国女性平等就业法律制度之现状与困境 | 第38-46页 |
(一)法律制度现状 | 第38-41页 |
(二)困境 | 第41-46页 |
五、改革突围:我国女性平等就业权法律保护之完善 | 第46-54页 |
(一)重构社会性别文化 | 第46-47页 |
(二)从去社会性别的角度重新审视就业性别平等立法模式 | 第47-49页 |
(三)除旧布新:女性就业特殊保护措施的完善 | 第49-52页 |
(四)合理分配政府、用人单位、个人在促进女性平等就业中的责任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