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引言 | 第7-8页 |
2 信托与公益信托 | 第8-14页 |
2.1 信托的定义与分类 | 第8-10页 |
2.1.1 信托的定义 | 第8-10页 |
2.1.2 信托的分类 | 第10页 |
2.2 公益信托的含义 | 第10-12页 |
2.3 公益信托的主要特征 | 第12-14页 |
2.3.1 信托目的的公益性 | 第12页 |
2.3.2 受益对象的不特定性 | 第12页 |
2.3.3 严格的受托人准入管理 | 第12-13页 |
2.3.4 享受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 | 第13页 |
2.3.5 受到较多公权力的监管 | 第13-14页 |
3 公益信托监管概论 | 第14-17页 |
3.1 公益信托监管的含义 | 第14页 |
3.2 公益信托监管的必要性 | 第14-15页 |
3.2.1 弥补受益人监督权缺失 | 第14页 |
3.2.2 保证公益信托的公益性 | 第14-15页 |
3.2.3 防止公益信托被滥用 | 第15页 |
3.3 公益信托监管的主要模式 | 第15-16页 |
3.4 公益信托监管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4 公益信托设立监管法律制度 | 第17-20页 |
4.1 公益信托设立的实质条件 | 第17-19页 |
4.1.1 具备成立信托的一般要件 | 第17-18页 |
4.1.2 具备成立公益信托的特殊要件 | 第18-19页 |
4.2 公益信托设立的程序要件 | 第19-20页 |
5 公益信托运行监管法律制度 | 第20-24页 |
5.1 信托财产管理运用监管 | 第20-22页 |
5.1.1 信托财产的管理 | 第20-21页 |
5.1.2 信托财产的运用 | 第21-22页 |
5.2 信息披露监管 | 第22-23页 |
5.2.1 建立信托账簿 | 第22页 |
5.2.2 报告义务 | 第22-23页 |
5.2.3 保密义务 | 第23页 |
5.3 公益信托变更监管 | 第23-24页 |
5.3.1 受托人变更 | 第23页 |
5.3.2 信托文件条款变更 | 第23-24页 |
6 公益信托终止的监管 | 第24-26页 |
6.1 公益信托的终止事由 | 第24-25页 |
6.1.1 发生信托文件规定的终止事由 | 第24页 |
6.1.2 信托目的已经实现或者不能实现 | 第24页 |
6.1.3 公益事业管理机构撤销许可 | 第24-25页 |
6.2 公益信托终止的基本程序 | 第25-26页 |
6.2.1 受理公益信托终止报告 | 第25页 |
6.2.2 清算报告认可 | 第25页 |
6.2.3 剩余信托财产的处理 | 第25-26页 |
7 我国公益信托监管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完善 | 第26-30页 |
7.1 我国公益信托监管的立法现状 | 第26页 |
7.2 我国公益信托监管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6-28页 |
7.2.1 公益信托立法存在缺陷 | 第26-27页 |
7.2.2 监管机制存在缺陷 | 第27-28页 |
7.2.3 税收激励机制不足 | 第28页 |
7.3 我国公益信托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28-30页 |
7.3.1 完善公益信托立法 | 第28页 |
7.3.2 完善公益信托监管机制 | 第28-29页 |
7.3.3 完善税收激励机制 | 第29-30页 |
8 结语 | 第30-31页 |
致谢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3页 |